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基础、实验与工效
    自我损耗的视听通道效应
    李琼 张晓斌 黄希庭
    2016, 39(3): 514-519. 
    摘要 ( )   PDF(394KB) ( )  
    采用双任务实验范式,通过两个实验探讨了自我损耗的通道效应。实验1考察了完成视听工作记忆任务对执行手柄任务(非视听任务)的影响,结果发现,完成视觉损耗任务导致手柄任务的成绩显著地变差,完成听觉损耗任务、视听非损耗任务均对手柄任务的成绩没有影响。实验2考察了完成视听工作记忆任务对执行Stroop任务(视觉任务)的影响,结果发现,完成视觉损耗任务导致Stroop任务的成绩显著地变差,完成听觉损耗任务、视听非损耗任务对Stroop任务的成绩没有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同一自我控制任务通过视听通道完成对随后另一自我控制任务的影响不同,证实了自我损耗的视听通道效应。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文音素言语流畅性任务的近红外脑功能成像研究
    白学军 周菘 刘颖 杨海波* 王超
    2016, 39(3): 520-526. 
    摘要 ( )   PDF(1301KB) ( )  
    本文使用近红外脑功能成像技术探测正常被试在中文音素言语流畅性任务时的脑激活模式,34名右利手大学生被试参加了实验,实验任务为音素言语流畅性任务,采用近红外脑功能成像仪检测被试额颞区在任务时的激活情况,结果发现该任务激活了大脑双侧的额颞区,双侧缘上回的激活可能为中文音素言语流畅性任务的语言特异性激活脑区,该研究为临床诊断提供了参考价值,并说明了近红外脑功能成像仪可用于中文言语流畅性任务的研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文词汇加工中的饱和现象
    吴迪 焦鲁 刘月月 王瑞明
    2016, 39(3): 527-533. 
    摘要 ( )   PDF(803KB) ( )  
    长时间注视一个字或词语后,感觉这个字词变得奇怪且陌生,这种现象称为饱和现象。本研究采用快速类别/词汇匹配范式,考察中文词汇加工中的饱和现象。实验1-3发现单纯的语义或字形的重复均未能引发饱和,只有类别标签在字形和语义上的同时重复才引发饱和,表明与英文饱和相似,中文饱和发生在字形加工和语义加工的联结阶段。实验4结果表明,中文饱和还能够由表义部件的重复引发,体现了中文饱和的特殊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空间工作记忆负载对真实场景情境提示效应的影响
    孙琪 任衍具 郑杨 孙明霞
    2016, 39(3): 534-540. 
    摘要 ( )   PDF(855KB) ( )  
    重复的画面布局能够促进观察者对目标项的搜索 (情境提示效应)。本研究采用双任务范式,分别在视觉搜索任务的学习阶段 (实验2a) 和测验阶段 (实验2b) 加入空间工作记忆任务, 并与单任务基线 (实验1)进行比较, 考察空间工作记忆负载对真实场景搜索中情境线索学习和情境提示效应表达的影响。结果发现: 空间负载会增大学习阶段的情境提示效应量, 同时削弱测验阶段的情境提示效应量, 而不影响情境线索的外显提取。由此可见, 真实场景中情境线索的学习和提示效应的表达均会受到有限的工作记忆资源的影响, 但情境线索提取的外显性不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背景颜色对中性面孔情绪识别的影响:隐喻的视角
    顾子贝 杨昭宁 代亚男 谭旭运 王晓明
    2016, 39(3): 541-546. 
    摘要 ( )   PDF(428KB) ( )  
    为考察背景颜色对中性面孔情绪识别的影响,探究该效应的时间特征,研究采用混合实验设计,以背景颜色为组内变量,包含以蓝色为代表的冷色调和以橙色为代表的暖色调两个水平;以呈现时间为组间变量,有100ms、500ms和1250ms三个水平,要求被试报告中性面孔图片的愉快体验以及程度。结果发现:(1)背景颜色的主效应显著,相较于以蓝色为代表色的冷色调背景,在以橙色为代表的暖色调背景下,被试对中性面孔图片愉快感知的百分比更高,愉快程度的评定分数也更高。(2)颜色和时间的交互作用不存在显著差异。这表明,背景颜色会影响个体对中性面孔图片的情绪识别,而且这种效应在不同时间进程下均存在。这一研究拓展了冷暖颜色作为情绪线索的实证研究,并对发挥颜色在人际关系方面的作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族和异族面孔的视觉工作记忆容量:面孔特征的影响
    李永娜 董妍
    2016, 39(3): 547-552. 
    摘要 ( )   PDF(381KB) ( )  
    采用延迟探测刺激匹配再认任务,考察面孔种族和内外部特征是否会影响面孔视觉工作记忆容量。被试先识记2或4张中国人或白人的真实面孔图片,一半有内部特征(眼睛、鼻子和嘴巴),另一半有内部和外部特征(脸型、发型),再进行面孔再认判断。采用Cowan’s K值的分析显示,我国被试对本族和异族面孔的视觉工作记忆容量没有差异,但面孔数量与特征多少会影响面孔工作记忆容量,表明对本族和异族面孔的视觉加工不同。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解释水平视角下的乐观偏差效应
    岑延远
    2016, 39(3): 553-558. 
    摘要 ( )   PDF(414KB) ( )  
    研究基于解释水平理论,考查心理距离对乐观偏差效应的影响。实验从心理距离的事件概率维度、时间距离维度、空间距离维度入手,采用自编的材料对677名被试进行测量,探讨心理距离的远近对乐观偏差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被试对未来生活事件的判断存在总体上的乐观偏差。在较远的心理距离条件下,被试表现出更大的乐观偏差;而在较近的心理距离中,乐观偏差效应明显减小。但在时间距离维度以及消极事件的概率维度上,表现出与总体乐观偏差不一致的现象。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任务与字频对汉字情绪启动反转效应的影响
    王若茵 范宁
    2016, 39(3): 559-565. 
    摘要 ( )   PDF(838KB) ( )  
    本研究使用ERP技术对比了效价判断与真假字判断两种任务形式下的汉字情绪启动效应。结果发现,在效价判断任务中高频目标字出现情绪启动的反转效应,效价不一致比一致条件下反应时短,诱发了较大的P200;低频目标字出现情绪启动的一致性效应,效价一致比不一致条件下反应时短,诱发了较大的P200与N400。真假字判断任务中高频和低频目标字均出现情绪启动的一致性效应。情绪启动的反转效应依赖于刺激材料的可通达性与注意导向,启动字与目标字的反应竞争关系导致了情绪启动的反转效应。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情境对序数的空间表征之影响
    乔福强 张恩涛 陈功香
    2016, 39(3): 566-572. 
    摘要 ( )   PDF(563KB) ( )  
    通过设置垂直维度上不同的情境,本研究采用“奇偶判断任务”探讨了情境对序数空间表征的影响。结果发现,只有序数的情况下,被试对小数的上键反应或下键反应、对大数的上键反应或下键反应都没有显著差异;在楼层情境下,被试对小数的下键反应更快,对大数的上键反应更快;在家谱情境下,被试对小数的上键反应更快,对大数的下键反应更快。以上结果表明,垂直维度上序数的空间表征受到情境的影响,这说明在垂直维度上数字的空间表征具有动态性,且受到具体和情境的调节。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疼痛面孔注意加工中共情的作用——来自眼动的证据
    颜志强 王福兴 苏彦捷
    2016, 39(3): 573-579. 
    摘要 ( )   PDF(758KB) ( )  
    疼痛的威胁警示与趋近救助冲突近来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本研究结合点探测范式与眼动技术,以疼痛面孔和中性面孔为实验材料,探讨共情在疼痛功能冲突中所扮演的角色。我们收集了33名被试的有效眼动数据,结果发现,与中性面孔相比,被试对疼痛面孔图片的早期注意定向更快(首次注视到达时间更短)、晚期注意维持更长(注视次数更多、总注视持续时间更长);与低共情组相比,高共情组被试对面孔的总注视持续时间更长,分组分析显示只有髙共情组对疼痛面孔的总注视持续时间比中性面孔长。结果表明,被试存在疼痛面孔注意偏向,被试的共情水平可能作为一个调节变量影响其在注意维持阶段对疼痛威胁的知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似数量系统敏锐度与数学能力的关系
    曹贤才 时冉冉 牛玉柏
    2016, 39(3): 580-586. 
    摘要 ( )   PDF(328KB) ( )  
    近年来,来自认知发展、比较认知、跨文化认知和神经生物学的研究证据都表明近似数量系统的存在,并且相较于一般认知能力,它更可能是决定个体数学能力差异最为重要的因素。本文综述了有关近似数量系统敏锐度与数学能力相互关系的横断研究、纵向研究、训练研究及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影响二者关系的因素,包括个体年龄、数学能力高低、抑制控制等,并总结了多种理论对二者间显著正相关关系的解释。未来研究需要在确定更具信效度的测量范式的基础上探讨近似数量系统与数学能力各维度的关系,以及这种相互关系背后的原因,并将研究结论运用于数学教学及计算障碍个体的干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阅读中的快速启动范式述评
    闫国利 孟珠
    2016, 39(3): 587-592. 
    摘要 ( )   PDF(484KB) ( )  
    快速启动范式(Sereno & Rayner, 1992)是一种基于呈现随眼动变化技术而设计的眼动范式,主要用于研究中央凹视野内字词识别的瞬时启动,通过精确控制启动条件和启动时窗,以考察词汇通达过程中词汇水平(如,词频、词长等)、亚词汇水平(如,语音、语义、字形等)信息的加工时序。本文从基本原理、设计基础、应用领域、注意事项等方面对快速启动范式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解读和介绍,并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指出了该范式在汉语阅读中的应用价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自我相关未来思考:两种基本类型及其主要心理成分比较
    王彤 李林 袁祥勇 黄希庭
    2016, 39(3): 593-599. 
    摘要 ( )   PDF(313KB) ( )  
    摘 要:自我相关未来思考是个体产生自我相关未来想法的心理加工,它包括未来情景思考和未来个人语义思考两种基本类型。两类思考都需记忆、自我和主观时间三种主要心理成分参与,但参与的具体形式可能有所不同:未来情景思考可能主要依赖于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情景自我知识和语义自我知识、经验时间;未来个人语义思考可能主要依赖于语义记忆、语义自我知识和知道时间。三种主要心理成分在两种思考类型中的作用可能是相同的,其中,记忆是原材料,自我起引导作用,主观时间是先决条件。将来可以参照思考未来公众抽象问题的研究进一步明确自我和记忆在未来个人语义思考中的作用,还可以通过探究不同心理成分内部及成分间的交互作用进而了解各成分在自我相关未来思考中的作用机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发展与教育
    从词汇量角度再探汉语婴儿是否存在“名词优势”
    陈永香 牛杰 朱莉琪
    2016, 39(3): 600-605. 
    摘要 ( )   PDF(737KB) ( )  
    本研究采用交叉聚合设计,从词汇量角度考察了两岁左右汉语婴儿是否存在“名词优势”现象。在前测中,110名18、24和30个月龄的儿童接受了PCDI量表和父母问卷调查;6个月后,18个月和24个月组接受了PCDI量表的再测。本研究将“名词优势效应”定义为“(名词得分–动词得分)/词汇总分”(以k值表示),将名词得分大于动词得分者定义为“名词优势者”。结果发现:(1)从各年龄组均值来看,18个月组名词优势效应较小(k = .07),24及30个月组名词优势效应显著增大(k = .11~.19)。(2)从个体水平来看,18个月组名词优势者和动词优势者约各占50%(p > .05),而24、30个月组中81~100%的儿童都是名词优势者。该结果提示,以往不同研究之间的分歧可能是由于名词优势是随年龄而动态变化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IRT框架下追踪数据的测量不变性分析------以4至5岁儿童认知能力测验为例
    欧阳湘子 田伟 辛涛 詹沛达
    2016, 39(3): 606-613. 
    摘要 ( )   PDF(716KB) ( )  
    本研究以4岁~5岁儿童认知能力测验为例,在IRT框架下探讨了如何进行追踪数据的测量不变性分析。分析模型采用项目间多维项目反应理论模型(between-item MIRT model)和项目内(within-item MIRT model)多维two-tier model,被试为来自全国的882名48个月的儿童,工具为自编4岁~5岁儿童认知能力测验。经测验水平 分析和项目水平分析,结果表明:(1)本文对追踪数据的测量不变性分析方法合理有效; (2)该测验在两个时间点上满足部分测量不变性要求,测验的潜在结构稳定; (3)“方位题”的区分度和难度参数都发生变化,另有4题难度参数出现浮动; (4)儿童在4岁~5岁期间认知能力总体呈快速发展趋势,能力增长显著。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格特质对考试焦虑的影响:多重中介效应分析
    张荣娟 安蕾
    2016, 39(3): 614-620. 
    摘要 ( )   PDF(566KB) ( )  
    目的:探讨自尊、惧怕负面评价及无法忍受不确定性在人格特质和考试焦虑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人格问卷简式量表EPQ-RSC、Rosenberg自尊问卷、惧怕负面评价量表简表、无法忍受不确定性量表和考试焦虑量表测量410名在校高中生和大学生。结果:(1) 相关分析表明,神经质、惧怕负面评价、无法忍受不确定性及考试焦虑之间彼此正相关显著;外向性与自尊正相关显著,与惧怕负面评价、无法忍受不确定性及考试焦虑等负相关显著;精神质与自尊、惧怕负面评价及考试焦虑等负相关显著;自尊与神经质、惧怕负面恐惧、无法忍受不确定性及考试焦虑负相关显著。(2) 回归分析表明,人格特质中的神经质和精神质能显著预测考试焦虑,无法忍受不确定性在人格特质和考试焦虑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人格特质中神经质和精神质对考试焦虑的直接效应显著,经由自尊、惧怕负面评价和无法忍受不确定性对考试焦虑的间接效应也极为显著。结论:自尊、惧怕负面评价和无法忍受不确定性在人格特质与考试焦虑间起着中介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压力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影响机制
    叶宝娟 郑清
    2016, 39(3): 621-627. 
    摘要 ( )   PDF(539KB) ( )  
    为考察焦虑、消极应对方式和积极应对方式在压力与网络成瘾关系中的链式中介效应,使用压力量表、焦虑量表、应对方式量表和网络成瘾量对随机抽取的341名大学生表进行调查。研究显示:(1)焦虑中介了压力与大学生网络成瘾之间的的关系;(2)消极应对方式中介了焦虑与大学生网络成瘾之间的关系,而积极应对方式并未中介焦虑与大学生网络成瘾之间的关系。所以,焦虑和消极应对方式在压力与大学生网络成瘾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中评委偏差的多侧面Rasch分析
    陈德枝 秦金亮 李克建
    2016, 39(3): 628-636. 
    摘要 ( )   PDF(1012KB) ( )  
    采用多侧面Rasch模型对28位评委在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中的评委偏差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28名评委评分宽严度差异显著;3名评委内部一致性较差,其余25名评委内部一致性较稳定;评委与评价班级的交互作用不显著,与评价项目的交互作用显著。研究结果表明MFRM可以对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的评委偏差进行个体层面的具体分析,从项目反应理论的视角为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的评委针对性培训、评估评委的合格性从而建立合格评委库等提供现代教育、心理测量学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情节式未来思考的年龄差异及其脑机制
    吕厚超 杨莲莲
    2016, 39(3): 637-643. 
    摘要 ( )   PDF(336KB) ( )  
    情节式未来思考是将自我投射到未来以预先经历某事件的能力。本文探讨情节式未来思考的年龄差异及其脑机制,重点阐述情节式未来思考的个体发生发展及其现象学特征的年龄差异,探究其年龄差异的脑机制主要涉及颞叶及楔前叶、海马以及额叶等脑区。未来研究应扩大正常人与特殊群体的年龄范围,关注情节式未来思考年龄差异的研究角度及纵向交叉方法,同时需结合内外部影响因素进行研究,这在认知老化中有重要的社会应用价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社会﹑人格与管理
    心理契约破坏与员工建言行为的关系:领导成员交换的调节效应
    曹科岩 李宗波
    2016, 39(3): 644-650. 
    摘要 ( )   PDF(624KB) ( )  
    采用问卷调查法,以中国移动广东分公司的253名员工为研究对象,考察心理契约破坏、领导成员交换与员工建言行为的关系,并检验领导成员交换在二者之间的调节作用。层次回归分析结果表明:(1)心理契约破坏与员工建言行为呈显著负相关;(2)领导成员交换与员工建言行为呈显著正相关;(3)领导成员交换显著调节心理契约破坏与员工建言行为之间的关系。当领导成员交换质量较佳时,心理契约破坏与员工建言行为之间的负向关系较弱。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内外向者幽默加工进程差异:ERP研究
    夏之晨 杨帆 范庭卫
    2016, 39(3): 651-658. 
    摘要 ( )   PDF(933KB) ( )  
    本研究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RP),探究幽默的加工进程及内外向者在加工进程中的差异。研究以笑话为实验材料,要求被试先浏览背景信息和妙句结尾,然后评估先后呈现的文字材料的关系。行为结果:内向者的反应时显著短于外向者。ERP结果:(1)幽默加工过程包括不一致探测阶段、不一致消解阶段和情绪加工阶段。(2)不一致无关的N400波幅显著大于一致不可笑;不一致无关的P600波幅显著小于不一致可笑和一致不可笑;800ms之后不一致可笑引发了比一致不可笑和不一致无关更大的正波幅。(3)内外向者在幽默加工进程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幽默加工阶段的早期。与内向者相比,外向者在幽默不一致探测阶段所用的认知资源较少,加工的自动化程度较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职业使命感与免费师范生学业投入的影响:基于社会认知职业理论的视角
    陈鸿飞 谢宝国 郭钟泽 辛迅
    2016, 39(3): 659-665. 
    摘要 ( )   PDF(740KB) ( )  
    本研究以436名师范生为研究对象,采取社会认知职业理论(SCCT)为理论分析视角探讨了职业使命感对大学生学业投入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结果表明:(1)职业使命感可以显著提高师范生的学业投入度;(2)职业结果期待和职业自我效能在职业使命感与学业投入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3)职业使命感还可以通过职业结果期待、职业自我效能影响职业满意度,进而影响大学生的学业投入。最后,本研究对实践意义和研究局限进行了讨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女性对新异性事件加工的偏向:来自ERP的证据
    许爽 袁加锦 路晖 潘运 赵守盈 罗禹 李红
    2016, 39(3): 666-672. 
    摘要 ( )   PDF(600KB) ( )  
    已有研究表明情绪性新异刺激加工存在性别差异,而加工中性新异刺激时,究竟是女性还是男性具有更大的加工偏向依然存有争议。采用修订后的oddball范式,结合ERP技术考察女性与男性在加工中性新异刺激时的差异。ERP结果表明,在早期(130-300ms)已经出现新异性效应。在300-500ms时间窗口内,新异刺激在男性和女性被试中都比标准刺激诱发了更大的LPC,反映出对新异性刺激的加工偏向。更重要的是,在500ms之后,即500-700ms时间窗口内,新异刺激仅在女性被试中比标准刺激诱发更大的LPC,在男性被试中没有显著差异。这些结果表明男性和女性都对中性新异刺激表现出加工偏向,但是女性对其加工的时间比男性更长。这可能与女性容易对显著性(salient)的刺激进行沉思(rumination)相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民工的三类社会关系对其道德脸面感受的影响
    梁凤华 段锦云 程肇基
    2016, 39(3): 673-678. 
    摘要 ( )   PDF(424KB) ( )  
    探讨三类重要关系他人在两类负向道德事件中对农民工脸面共享感受的影响。采用基于情境故事法的纸笔实验。使用2(家庭伦理,消极义务)×3 (父-子/女关系,同乡关系,工友关系)被试间设计,共6组被试,每组有效被试分别为299、296、297、296、298、292,共计1778名。结果,在关系他人违反家庭伦理时,个体只和家庭内成员产生脸面共享,对于家庭外成员则不产生脸面共享;当关系他人违反消极义务时,个体则会因关系远近和不同关系他人产生不同程度的脸面共享。结论,当关系他人违反家庭伦理或消极义务时,农民工均体验到不同程度的脸面共享感受,其脸面共享的程度随关系远近有显著差异。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上司人际公平如何影响员工工作结果:有中介的调节效应
    邓棉琳 崔丽娟
    2016, 39(3): 679-685. 
    摘要 ( )   PDF(689KB) ( )  
    本文探讨了上司的人际公平怎样影响员工工作满意度和人际层面组织公民行为,以及这种影响何时更强或更弱。通过对237名在职人员调查,结果发现:(1)员工的上司信任在人际公平与工作满意度、人际层面组织公民行为之间具有部分和完全中介作用;(2)上司权力对人际公平效应具有调节作用:当上司权力较高时,人际公平显著影响员工对他的信任,进而影响工作满意度和人际层面组织公民行为;而当其权力较低时,人际公平的影响不明显。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先扬后抑”VS.“先抑后扬”:反馈顺序对决策信心建构的影响
    蔡曙光 张笑 冯廷勇
    2016, 39(3): 686-692. 
    摘要 ( )   PDF(723KB) ( )  
    本研究采用2×3被试内设计,通过操纵不同性质信息的反馈比例和反馈顺序,重点考察了反馈顺序对决策信心动态建构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不同反馈比例条件下,当个体接收到的正性反馈多于负性反馈时,个体的决策信心上升,反之则下降;当个体接收到的正性反馈等于负性反馈时,个体的决策信心下降,表现出“负性偏向”;(2)“先扬后抑”与“先抑后扬”的信息反馈顺序对决策信心的动态建构产生了不同影响,表现出“近因效应”的现象,“surprise hypothesis”可为此提供解释。本研究表明,在决策信心的动态建构过程中,信息的反馈顺序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最后通牒博弈的个体差异和种族文化差异
    李欧 徐富明 邓颖 刘程浩 史燕伟
    2016, 39(3): 693-699. 
    摘要 ( )   PDF(371KB) ( )  
    最后通牒博弈是行为经济学中研究人类公平决策的常见范式之一。在最后通牒博弈中存在系统的个体差异和种族文化差异,其中个体差异还包括年龄差异、性别差异和心理特征差异。对这些差异进行研究,不仅有助于进一步检验和深化公平决策理论,还有益于相关理论的实践应用。未来的研究需要整合有关差异与理论解释、探究差异的神经机制以及改善现有的研究范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管家行为研究:回顾与展望
    康勇军 王霄 彭坚
    2016, 39(3): 700-706. 
    摘要 ( )   PDF(409KB) ( )  
    管家行为对于组织的生存与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已成为组织管理研究学者关注的重要议题。管家行为是个体为了保护集体或组织的长期利益而愿意牺牲其个人短期利益的行为表现。文章在介绍概念及测量的基础上,综述了心理、结构、领导、情境和文化等个体/组织层因素对管家行为的预测与作用机制,以及管家行为对雇员创造力和企业绩效的影响。未来研究可探讨管家行为的消极后果变量,以及管家行为与后果变量之间的中介机制和调节机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心理学视野下的面孔宽长比研究
    杨红玲 何佳 刘耀中
    2016, 39(3): 707-713. 
    摘要 ( )   PDF(534KB) ( )  
    面孔宽长比(fWHR)是指面孔宽度与长度(或高度)之间的比值。它是一种反映男性青春期睾酮分泌水平高低的面部结构,并被视为男性气质的评价指标。多项研究表明,fWHR与攻击、支配、冒险、欺骗、追求个体成就等男性气质行为相关。本文对该领域研究成果进行了详细述评,并指出未来研究可在性别差异、影响机制、跨文化研究等方面加以探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相对剥夺感:想得、应得、怨愤于未得
    孙灯勇 郭永玉
    2016, 39(3): 714-719. 
    摘要 ( )   PDF(469KB) ( )  
    相对剥夺感是指与某一标准相比较,个体觉得自己或自己所在群体状况更加糟糕,并产生生气或怨恨的情感反应。相对剥夺感包括个人和群体相对剥夺感。研究表明,家庭收入、主观社会阶层、群体内认同,以及社会变化的速度和方向等对个人或群体相对剥夺感产生显著影响。相对剥夺感对个体的身心健康和行为,以及群体的态度与行为均具有显著的影响。但是,有关相对剥夺感与公正理论的异同、相对剥夺感的测量、参照对象与比较方式,以及相对剥夺感的影响机制等方面还有待深入探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统计、测量与方法
    LP方法及其与三种常用DIF检测方法的比较
    余跃 杜文久 周娟 秦菊香
    2016, 39(3): 720-726. 
    摘要 ( )   PDF(1161KB) ( )  
    本研究基于项目反应理论,提出了一种检验力高且犯Ⅰ类错误率小的检测DIF的新方法:LP法(Likelihood Procedure),且以2PLM下对题目进行DIF检验为例介绍此法。本文通过与MH方法、Lord卡方检验法和Raju面积测量法三种常用的检验DIF的方法比较研究LP法的有效性,同时探讨样本容量、测验长度、目标组和参照组能力分布的差异、DIF值大小等相关因素对LP法有效性可能产生的影响。通过模拟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LP法比MH法及Lord卡方法更灵敏且更稳健;(2) LP法比Raju面积测量法更合理;(3)LP法的检验力随着被试样本容量或DIF值的增大而增大;(4)当参照组与目标组的能力无差异时,LP法在各种条件下的检验力比参照组与目标组的能力有差异时的检验力高;(5)LP法对一致性DIF和非一致性DIF都有良好的检验力,且LP法对一致性DIF的检验力比对非一致性DIF的检验力高。LP法可以简便的扩展并运用到多维度、多级评分项目上。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项目反应时间的对数偏正态模型
    孟祥斌
    2016, 39(3): 727-734. 
    摘要 ( )   PDF(1752KB) ( )  
    近年来,项目反应时间数据的建模是心理和教育测量领域的热门方向之一。针对反应时间的对数正态模型和Box-Cox正态模型的不足,本文在van der Linden的分层模型框架下基于偏正态分布建立一个反应时间的对数线性模型,并成功给出模型参数估计的马尔科夫链蒙特卡罗(Markov Chain Monte Carlo, MCMC)算法。模拟研究和实例分析的结果均表明,与对数正态模型和Box-Cox正态模型相比,对数偏正态模型表现出更加优良的拟合效果,具有更强的灵活性和适用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与咨询
    社会支持、主动反刍与创伤后成长的关系:基于汶川地震后青少年的追踪研究
    伍新春 周宵 陈杰灵 曾旻 田雨馨
    2016, 39(3): 735-740. 
    摘要 ( )   PDF(477KB) ( )  
    本文以追踪研究的方式,在汶川地震后3.5年、4.5年和5.5年三个时间点,采用社会支持问卷、反刍问卷和创伤后成长问卷对汶川地震后245名中学生进行调查。通过建立交叉滞后模型,考察社会支持、主动反刍与创伤后成长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发现,震后3.5年至5.5年间,社会支持对主动反刍和PTG的跨时间点预测作用不显著;主动反刍对PTG具有显著的跨时间点正向预测作用,但对社会支持的跨时间点预测作用不显著;震后3.5年的PTG对震后4.5年的主动反刍具有显著的跨时间点正向预测作用,但震后4.5年的PTG对震后5.5年的主动反刍的跨时间点预测作用不显著;震后3.5年和4.5年的PTG分别对震后4.5年和5.5年的社会支持的跨时间预测作用均不显著。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希望思维在临床与实践领域的应用、特点与启示
    谢丹 赵竹青 段文杰 胡卫平
    2016, 39(3): 741-747. 
    摘要 ( )   PDF(539KB) ( )  
    摘 要 自Snyder提出以来,希望思维的认知理论已经发展了20余年,它在世界各地的不同领域都得到了广泛认可,将其应用于临床领域则成为近年来的热点。大量研究表明系统的训练可以促使希望思维产生和提高,从而帮助个体改善生理疾病和心理疾病,矫正不良行为。与此同时,希望思维能够用于帮助个体更好地应对压力情景,促进积极心理健康,帮助其更好的成长。总的来说,希望思维的临床应用具有适用范围广泛、干预方法相对简单易行、可以作为独立的希望干预系统和也能与传统心理治疗相融合四个特点。未来对希望思维在临床领域的应用与研究一方面要注重对新的本土化的干预策略的开发,另一方面要注重对其内部作用机制的研究和应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音乐能增强我们的免疫力吗——音乐的心理神经免疫学效应研究的新进展
    王延松 游旭群 黄杰 张洋 王岚
    2016, 39(3): 748-753. 
    摘要 ( )   PDF(337KB) ( )  
    近十年以来,音乐能够给人类带来健康的研究越来越多。其中,音乐对人免疫系统的影响属于较新的范畴。本文以音乐心理神经免疫学的视角,从内分泌反应、免疫反应以及免疫系统三个方面,探讨音乐是怎样增强人体免疫力的。音乐对于人体的生物学影响已经得到了公认,但是音乐的心理神经免疫学还是需要更多的量化证明,关于此方面的进一步的研究可能影响到我们医疗保健的整体模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理论与史
    从“想”到“做”——卢比孔模型的解释力和应用
    刘源 黄蕴智
    2016, 39(3): 754-760. 
    摘要 ( )   PDF(388KB) ( )  
    卢比孔模型包括四个阶段(前决策、前行动、行动和后行动)、三种意向(目标、执行和评价)及调控机制,旨在勾画愿望如何转换为具体行动。过往的研究聚焦于心理定势和执行意向,近年则扩及于消费和健康心理学等领域中。透过对照何谓好理论的准则及检视其他动机理论的局限,卢比孔模型的优点呈现为建构上的简约,能区分动机和意志过程并体现其复杂性,且应用广泛。针对此模型的拓展,可就往昔被忽略的环节进行更细致的研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创造力有其“阴暗面”
    郝宁 杨静
    2016, 39(3): 761-766. 
    摘要 ( )   PDF(323KB) ( )  
    创造力有其“阴暗面”。从产品角度而言,创造力可产出伤害性或消极的产品;从个体角度而言,高创造力者可能具有一些消极特征,如精神疾病易感性强、宜人性差、说谎、不诚信等;从情境角度而言,高创造力表现可能与不信任感、生存危机感、社会拒绝等消极因素有关。未来研究应开发高生态效度的恶意创造力测评工具,改进计算恶意创造力水平的算法,探索消极个体特征和消极情境因素作用于创造性思维的认知与神经机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