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基础、实验与工效
    词边界信息对读者阅读歧义短语时眼跳策略的影响
    孟红霞 白学军 闫国利 姚海娟
    2015, (4): 770-776. 
    摘要 ( )   PDF(462KB) ( )  
    采用EyeLink 2000眼动仪,选取60个歧义短语,要求大学生被试阅读包含有歧义短语的句子。句子的呈现设置了四种条件:正常无阴影、词间阴影、歧义阴影和字间阴影,以探讨词边界信息是否影响读者阅读歧义短语时的注视位置效应。结果发现:读者对歧义短语的首次注视位置在四种条件下基本一致;词边界信息影响读者对歧义短语的再注视概率。结果表明,词边界信息对歧义短语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歧义短语加工的晚期阶段。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客体工作记忆内容的保持对时间判断的影响
    毕翠华 黄希庭
    2015, (4): 777-785. 
    摘要 ( )   PDF(273KB) ( )  
    本研究通过操作工作记忆内容的有效性,探讨了记忆内容的保持对时间判断的影响。采用不规则的客体作为实验材料,使时间任务中的刺激与工作记忆内容匹配或不匹配。实验1采用工作记忆和时间判断的双任务范式,要求被试首先记忆一个客体,然后在每个试次的最后判断测试刺激是否与记忆项相同。在延迟阶段,被试判断连续出现的两个刺激的时距哪个更长(或更短)。实验2中,要求被试忽略第一个刺激,仅完成时间判断任务。结果发现,相比单任务的计时,双任务条件下,工作记忆内容的保持延长了时间判断的时间。而且,在记忆匹配和知觉匹配条件下,匹配刺激呈现的时间越长,正确率越低,反应时越长。这说明记忆内容的保持增加了决策的难度,工作记忆内容对时间判断的可能是由记忆内容引起的注意定向造成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情绪确定性对学习判断的影响
    王滔 张伟楠 陈建文 刘静璇
    2015, (4): 786-791. 
    摘要 ( )   PDF(1067KB) ( )  
    为了揭示情绪的确定性维度对学习判断的影响,本研究通过使用即时学习判断范式的两个实验分别探讨了高确定性情绪(愤怒、快乐)和低确定性情绪(恐惧、惊喜)的被试在学习判断中的表现。结果显示:(1)愤怒组和快乐组花费在项目学习上的时间显著少于恐惧组和惊喜组;(2)愤怒组和快乐组的学习判断值高于恐惧组和惊喜组;(3)愤怒组和快乐组的学习判断准确性低于恐惧组和惊喜组。从而证明了情绪的确定性维度与学习判断之间的相关关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三维空间中视觉空间返回抑制对Simon效应的影响
    王爱君 张明
    2015, (4): 792-800. 
    摘要 ( )   PDF(603KB) ( )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构建虚拟三维场景,采用视觉空间返回抑制范式与Simon任务的变式相结合,操纵了目标深度、线索有效性以及空间一致性三个变量,考察三维空间深度位置上视觉空间返回抑制如何影响与任务无关的反应表征(Simon效应)。结果发现,(1) 三维空间深度位置上存在基于空间的返回抑制效应,且空间返回抑制效应会削减Simon效应;(2) 目标出现在远处空间时,线索化条件下的Simon效应显著大于非线索化条件下的Simon效应;(3)目标出现在近处空间时,线索化条件与非线索化条件下的Simon效应之间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三维空间中空间返回抑制仅会在目标出现在远处空间时对Simon产生影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信息加工阶段与情绪刺激加工
    杨倩 谭金凤 陈安涛
    2015, (4): 801-806. 
    摘要 ( )   PDF(1166KB) ( )  
    摘 要 关于情绪刺激的加工存在自动化和非自动化两种观点。相关研究通过定义体现“自动化”概念的特征变量,并考察这些变量如何受情绪刺激加工的影响,依此判断情绪刺激的加工是否为自动化的。本文分析了两种观点矛盾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情绪刺激的加工不能通过自动化加工或非自动化加工简单划分,而是一个早期自动化加工与晚期控制加工整合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情绪刺激加工因为注意效应的存在而受到情绪显著性、认知因素的调控,从而影响了情绪刺激加工的自动化程度。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心理学实验的可重复性
    仲晓波
    2015, (4): 807-812. 
    摘要 ( )   PDF(428KB) ( )  
    严格意义的实验可重复性指的是实验控制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其结果的可重复性,置信区间是表示这种可重复性的恰当方法,可重复性的提高可通过在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中将影响因变量的随机额外变量作为协变量引入来实现;另一种意义的可重复性指的是实验结果的可迁移性,它涉及当控制条件变化时因控制变量和自变量的交互作用而导致的实验结果的变化。在这两种意义下,心理学实验较低的可重复性都源于它的额外变量的庞杂。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返回抑制的空间、视网膜和客体参照系
    何涛 王治国
    2015, (4): 813-821. 
    摘要 ( )   PDF(637KB) ( )  
    返回抑制是指当刺激出现在先前注意过的位置(或客体)时,人们的加工效率降低的一种抑制性注意机制。该注意机制对个体有适应性价值,它能够降低注意返回先前注意过的位置(或客体)的概率(Posner & Cohen, 1984),从而提高视觉采样(搜索)的效率(Klein, 1988)。返回抑制的参照系是返回抑制领域的重要理论问题。先前研究发现返回抑制的参照系可以是视网膜、空间和客体。本文介绍了返回抑制参照系研究的实验范式以及相关的行为、脑损伤及神经影像发现。此外,本文还就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追随力认知图式:概念解析与整合模型
    彭坚 王霄
    2015, (4): 822-827. 
    摘要 ( )   PDF(761KB) ( )  
    追随力认知图式是一种历经社会化,以抽象表征形式储存于个体记忆中的关于追随力的认知结构,亦称为追随原型。领导者的追随原型通常在领导—追随互动中被激活,并与部属实际追随力进行匹配。匹配失败的追随原型将被重新归类或定义,匹配成功的追随原型将通过领导者的态度和行为影响追随者的职业幸福感、角色内绩效和角色外行为。情绪、人格、市场行情、组织结构和文化能预测追随原型。未来可加强多水平效应、匹配效应和生物基础的探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适合汉语全拼输入的提示性软键盘的研发与验证
    毕纪灵 刘宏艳 葛列众
    2015, (4): 828-833. 
    摘要 ( )   PDF(536KB) ( )  
    摘 要 本研究设计了两种基于汉语全拼输入的提示性软键盘:加粗加黑和颜色提示,并通过实证性研究验证了这两种提示性软键盘对汉字输入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提示性软键盘均优于非提示性软键盘,在打字速度、使用方便程度、喜爱程度和总体评价上均更好,加粗加黑提示性软键盘还显著提升了输入正确率。该结果为基于汉字输入的提示性软键盘的研发和使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也将为相关键盘的投入市场做出贡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主观时间流逝速度调节情绪效价的特异性
    彭春花 林姝含 陈有国
    2015, (4): 834-838. 
    摘要 ( )   PDF(355KB) ( )  
    本研究在中国情绪图片系统中随机选取200张情绪图片,并在不同的主观时间流逝速度下,对其进行效价和唤醒度评分,探讨主观时间流逝速度对不同的情绪维度(效价和唤醒度)以及情绪的不同水平的调节效应是否一致。研究结果表明,主观时间流逝速度增加时,人们对中性和正性情绪图片的评价更加积极,但主观时间流逝速度不能调节人们对负性情绪图片的评价,也不能调节人们的唤醒水平。结果提示“时间飞逝时,我更快乐”效应具有效价特异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积极情绪促进对积极刺激注意偏向:投入与抽离
    刘汉越 王艳梅 王振宏
    2015, (4): 839-845. 
    摘要 ( )   PDF(327KB) ( )  
    一系列研究结果被认为反映了积极情绪促进投入注意至积极刺激的偏向。然而,由于所使用的范式不能分离对积极刺激的注意投入偏向和抽离偏向,这些研究结果也可能反映了积极情绪促进从积极刺激抽离注意更少的偏向。本研究采用音乐聆听和事件回忆唤起被试的积极或中性情绪,随后要求被试完成点探测范式的变式任务,通过中性-中性条件与一致条件的反应时之差测量投入偏向,以及不一致条件与中性-中性条件的反应时之差测量抽离偏向,探讨积极情绪究竟促进投入偏向,还是促进抽离偏向。结果表明:(1)相比中性组,积极情绪组并没有表现出更大的中性-中性条件和一致条件的反应时之差。这说明,积极情绪没有促进投入注意至积极刺激的偏向;(2)相比中性情绪组,积极情绪组的不一致条件与中性-中性条件的反应时之差更大。这说明,积极情绪促进从积极刺激抽离注意更少的偏向。由此,积极情绪并不促进投入注意至积极刺激的偏向,而是促进对积极刺激的抽离偏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发展与教育
    高中生感恩与心理一致感的关系:积极情感与积极应对的中介效应
    梁宏宇 李放 王琴瑶 陈石 郑雪
    2015, (4): 846-852. 
    摘要 ( )   PDF(314KB) ( )  
    采用整群抽样法对449名高中生进行了感恩,积极情感,积极应对以及心理一致感的测量,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积极情感与积极应对在感恩与心理一致感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如下:(1) 感恩既对心理一致感有直接预测作用,占总效应的46%,又可以通过积极情感与积极应对间接作用于心理一致感,占总效应的54%,总中介效应要大于直接效应;(2) 感恩到积极应对作用路径的差异值临界比(CRD)存在性别差异,男生的路径系数(γ = 0.43, p < 0.01)显著高于女生(γ = -0.01, p > 0.05)。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晚期正成分的时间-空间迁移模式在情绪调节发展研究中的应用
    Xinmei Deng 丁雪辰 桑标
    2015, (4): 853-860. 
    摘要 ( )   PDF(735KB) ( )  
    近二十年,使用认知神经科学手段探讨情绪调节成为了研究的热点。晚期正成分(Late Positive Potential,LPP)是情绪调节脑电研究中的一个典型成分,在不同的时间窗中分析LPP的波幅的变化及其优势激活脑区的迁移能够反映情绪调节加工过程中个体由对情绪刺激的感知到相应的认知调控过程的转变。LPP的时间-空间迁移模式被应用于情绪调节的发展研究,揭示从童年到青少年再到成年期个体情绪的潜在神经机制。研究者关注幼儿期、童年期、青少期、成人期个体在情绪调节加工过程中LPP波幅的变化及其时间-空间迁移模式特征,把该年龄段个体情绪调节的发展特点与其大脑关键脑区(主要是前额叶)发育状况进行联系,为儿童身体发育和心理发展的主题提供更多的证据支持。未来的研究应加强对LPP在异常发展研究中应用,关注大脑发育与激素变化对LPP变化的影响,并加强对LPP调节效应的个体差异等问题的探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3-8年级学生羞怯与心理适应之关系:一个有中介的调节模型检验
    周颖 刘俊升
    2015, (4): 861-869. 
    摘要 ( )   PDF(952KB) ( )  
    以1485名3-8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借助同伴评价和自我报告,考察性别对羞怯和心理适应关系的调节效应以及同伴关系不良在上述调节效应中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羞怯、同伴关系不良、孤独、抑郁和自尊的性别差异显著。女孩的羞怯水平显著高于男孩,而同伴关系不良、孤独、抑郁水平则显著低于男孩;(2)羞怯与同伴关系不良、孤独、抑郁呈较弱的正相关,而与自尊呈较弱的负相关;(3)羞怯与孤独、抑郁、自尊的关系受性别因素的调节,羞怯男孩面临的心理适应风险高于羞怯女孩;(4)性别对羞怯和孤独、抑郁、自尊关系的调节通过同伴关系不良这一中介因素而实现,间接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在25%至47%之间。这一结果表明,羞怯的适应价值存在性别差异,而同伴关系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中介角色。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共情倾向与受害者可识别性对大学生捐款意愿的影响:共情反应的中介作用
    邢淑芬 袁萌 孙琳 林崇德
    2015, (4): 870-875. 
    摘要 ( )   PDF(455KB) ( )  
    以83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共情倾向和受害者可识别性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交互效应及内在机制。结果表明:(1)我国文化背景下依然存在可识别受害者效应,即受害者可识别性影响大学生亲社会行为;(2)对于低共情倾向大学生,受害者可识别性对其捐款行为不存在显著影响,对高共情倾向的大学生,受害者可识别条件下的捐款意愿显著高于不可识别条件;(3)受害者可识别性通过增加高共情倾向大学生的共情反应,进而增加其捐款意愿。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目击者对儿童道德情绪判断与归因的影响
    李占星 牛玉柏 朱莉琪
    2015, (4): 876-882. 
    摘要 ( )   PDF(310KB) ( )  
    本研究考察不同权威目击者对儿童道德情绪判断与归因的影响。实验以90个7~8岁儿童为被试,采用3(行为情境)×3(目击权威类型)的组间设计,考察了不同权威目击者条件下儿童对不同行为者的道德情绪判断和归因。结果发现,目击权威的类型对儿童道德情绪判断与归因的影响在不同的行为情境条件下是不同的。成人权威目击条件下,儿童对亲社会行为者的道德情绪判断分数最高,即更多判断他们会感到高兴,对损人者的道德情绪判断分数最低,即更多判断他们会感到不高兴。而同龄权威和非权威目击条件下儿童对不同行为者的情绪判断分数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权威目击条件下儿童对行为者的情绪归因存在显著差异,奖惩定向更多出现在成人权威目击条件。研究显示,成人权威对儿童道德情绪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显著影响儿童的道德情绪判断与归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青少年网络游戏体验与网络游戏成瘾的交叉滞后分析
    张国华 雷雳
    2015, (4): 883-888. 
    摘要 ( )   PDF(310KB) ( )  
    该研究采用青少年网络游戏体验量表和网络游戏成瘾量表,对北京某中学初一、初二、初三和高二年级247名中学生进行为期四个月的追踪研究,运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交叉滞后分析考察了被试在追踪期间网络游戏成瘾的变化,以及网络游戏体验与网络游戏成瘾的因果关系及其内在心理机制。结果表明:(1)青少年的网络游戏成瘾倾向在追踪研究期间保持相对稳定。(2)网络游戏体验与网络游戏成瘾相关显著。(3)交叉滞后分析结果表明,网络游戏体验是网络游戏成瘾的预测变量。进一步的回归分析表明,网络游戏体验对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为同时性的预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学生正念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情绪调节及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
    刘斯漫 刘柯廷 李田田 卢莉
    2015, (4): 889-895. 
    摘要 ( )   PDF(557KB) ( )  
    采用五因素正念量表(FFMQ)、情绪调节量表(ERS)、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幸福感指数量表(IWB)对448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探讨正念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正念、重新评价、心理弹性、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2)重新评价和心理弹性的链式多重中介效应在正念与主观幸福感间起部分中介效应,一方面,正念可以通过促进心理弹性提升主观幸福感,另一方面,正念不能直接通过重新评价策略的使用提升主观幸福感,存在“正念→重新评价→心理弹性→主观幸福感”的路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校园氛围与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关系:同伴侵害的中介作用
    李董平 何丹 陈武 鲍振宙 王艳辉 赵力燕
    2015, (4): 896-910. 
    摘要 ( )   PDF(757KB) ( )  
    许多研究表明,青少年感知的校园氛围对其问题行为有重要影响。但是,校园氛围起作用的中介机制仍有待进一步探讨。本研究旨在考察青少年感知的校园氛围与其问题行为(行为不良、抑郁)的关系,以及同伴侵害在其中的中介作用。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广东省10所学校2758名初中生作为被试,匿名填写社会经济地位问卷、家庭功能问卷、校园氛围感知问卷、青少年同伴侵害问卷、儿童抑郁调查表、青少年行为不良指数问卷。结果表明:(1)在控制了性别、年龄、社会经济地位和家庭功能后,积极的校园氛围显著负向预测青少年的行为不良和抑郁。(2)同伴侵害在校园氛围与青少年行为不良和抑郁之间具有中介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社会﹑人格与管理
    时间距离提高伦理判断
    严进 楼春华 Alexander Unger
    2015, (4): 905-910. 
    摘要 ( )   PDF(490KB) ( )  
    本文从识解水平理论角度研究问题表征对伦理判断的影响。本文推断,事件的时间距离使得人们更容易形成高识解表征,能更好地辨别决策困境中的伦理原则;未来结果考虑特征高的管理者更关注决策的长期后果,也倾向于维护伦理原则。研究用两个实验递进验证了假设。139位大学生被试参加了实验一,结果支持了假设;实验二采用92位MBA学生的样本重复检验结论,并进一步验证了未来结果考虑如何调节影响时间距离与伦理判断之间的关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员工工作倦怠的发展模型:来自纵向研究的证据
    黄杰 游旭群 王延松 鲍旭辉
    2015, (4): 911-915. 
    摘要 ( )   PDF(508KB) ( )  
    采用Maslach工作倦怠量表(MBI-GS)对263名企业员工一年内的三个等距时间点(T1,T2,T3)的工作倦怠进行测量,纵向研究中国文化背景下工作倦怠的发展规律,并比较工作倦怠发展的六种因果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去人性化影响成就感降低,且这种影响具有跨时间一致性;但是情绪衰竭和去人性化相互影响的跨时间一致性较低,T1情绪衰竭影响T2去人性化,但是T2情绪衰竭对T3去人性化的影响不显著;T1去人性化对T2情绪衰竭的影响不显著,但是T2去人性化影响T3情绪衰竭。研究结果表明,去人性化在工作倦怠的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信念与结果对道德、法律责任判断的影响
    李鹏 陈璟 王晶 李红
    2015, (4): 916-922. 
    摘要 ( )   PDF(808KB) ( )  
    在“执行者”和“旁观者”两个情境中,通过操纵当事人的信念和事件结果,考察了被试的道德与法律责任判断。结果显示:进行道德责任判断时,被试对当事人的信念信息更敏感;进行法律责任判断时,则对事件结果的信息更敏感。“执行者”情境中的道德和法律责任评分均高于“旁观者”情境中的责任评分。这说明道德、法律责任判断的内部机制有所不同,并且当事人的不同角色导致第三方对其的责任判断出现差异。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虚拟社区公民行为在虚拟社区感与知识共享意图间的中介作用:自我效能感的调节机制
    徐长江 于丽莹
    2015, (4): 923-927. 
    摘要 ( )   PDF(529KB) ( )  
    采用问卷法对445名虚拟社区成员及与其比较亲密的其他社区成员进行调查,探讨了虚拟社区感的三个维度(成员感、影响力、沉浸感)对成员知识共享意图的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成员感对成员知识共享意图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而影响力和沉浸感的预测作用不显著;(2)虚拟社区公民行为是成员感对成员知识共享意图作用的中介变量;(3)自我效能感在成员感—虚拟社区公民行为—知识共享意图关系中不具有显著的调节效应。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群际威胁与社会认知基本维度自我肯定对自我评价的影响
    郑鸽 毕重增 赵玉芳
    2015, (4): 928-932. 
    摘要 ( )   PDF(873KB) ( )  
    两个实验探索群际威胁情境下表达性和能动性自我肯定对个体自我评价的影响。结果发现,在群际威胁情境下个体的自我评价降低,通过表达性自我肯定或能动性自我肯定,自我评价显著提高,并与无威胁无自我肯定组无显著差异。研究表明,群际威胁虽然是群体水平的感知,但会对个体的自我评价产生消极影响,对社会认知基本维度的自我肯定能有效缓解群际威胁对自我评价的消极影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决策与判断中的分解效应
    刘扬 王灿 孙彦
    2015, (4): 933-938. 
    摘要 ( )   PDF(480KB) ( )  
    分解效应是人类主观判断中的一种较稳固的行为偏差,并且判断结果会对随后的决策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对该领域研究成果的全面梳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本文主要介绍了支持理论中的分解效应,总结梳理了概率判断与时间判断中的分解效应研究,综述了其他社会判断中的分解效应研究成果,展望了决策与判断中的分解效应的未来研究方向。通过上述内容的论述,以期为该领域研究提供新的思路,推动国内相关领域研究的发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社交网站中的自我呈现对自尊的影响: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
    牛更枫 鲍娜 范翠英 周宗奎 孔繁昌 孙晓军
    2015, (4): 939-945. 
    摘要 ( )   PDF(685KB) ( )  
    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社交网站已成为人们活动的新领域和人际交往的新媒介。同现实交往一样,在社交网站中个体会采用不同的自我呈现策略。为探讨社交网站中自我呈现策略、社会支持和自尊的关系,采用问卷法对485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1)社交网站中积极和真实自我呈现均与社会支持和自尊呈显著正相关,但真实自我呈现与领悟社会支持和自尊的相关程度更高。(2)社会支持在积极自我呈现与自尊关系中的中介效应不显著,积极自我呈现对自尊只有显著的直接预测作用;真实自我呈现对自尊不仅有显著的直接预测效应,还能通过社会支持的部分中介效应对其产生影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博弈情境下社会排斥对社会决策的影响作用
    谭玲 夏天生 刘勇
    2015, (4): 946-953. 
    摘要 ( )   PDF(480KB) ( )  
    本研究借助经典的最后通牒博弈范式(UG)和独裁者博弈范式(DG),将回应者/接受者作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不同公平条件、平等条件下社会排斥对社会决策的影响作用。实验结果发现:(1)在面对高不公平性的分配方案时,被排斥组比被接纳组更倾向于拒绝接受该分配方案;(2)被排斥组对高不公平性分配方案的满意度要显著低于被接纳组;(3)被排斥组在不平等的博弈(DG)条件下对分配方案的满意度显著低于平等博弈(UG)条件下对分配方案的满意度。本研究结果说明,社会排斥情境下的被试对公平与平等因素更加敏感:在高不公平条件下,被排斥的个体表现出更少的合作互惠行为,甚至不惜放弃自身经济利益,也要惩罚博弈对方的不公平行为;此外,在不平等的博弈条件下,被排斥的个体产生了更多的消极情绪体验。本文的研究结果提高了社会决策研究的生态效度和传统决策模型的预测效度,有利于更加完整透彻地了解社会决策的影响因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内部人身份感知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 —创新自我效能感和遵从权威的作用
    王永跃 王慧娟 王晓辰
    2015, (4): 954-959. 
    摘要 ( )   PDF(447KB) ( )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运用问卷调查法,通过325份上下级配对数据,探讨内部人身份感知对员工创新行为的作用机制,检验创新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以及遵从权威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内部人身份感知与创新行为之间显著正相关;内部人身份感知与创新自我效能感显著正相关;创新自我效能感部分中介了内部人身份感知对创新行为的影响;遵从权威对创新自我效能感与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遵从权威调节了创新自我效能感在内部人身份感知与创新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权力感对社会排斥下自我关注的调节作用
    张野 张珊珊 崔璐
    2015, (4): 960-965. 
    摘要 ( )   PDF(890KB) ( )  
    采用实验法探讨在回忆和现实排斥情境下,不同社会排斥类型对大学生外显和内隐自我关注的影响及权力感的调节作用。实验1初步证实在两种排斥情境下,与拒绝型相比,忽视型被试的外显和内隐自我关注水平较高。实验2进一步证实权力感在忽视型对外显自我关注的影响中具有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忽视型社会排斥威胁功效需要进而引发个体提高自我关注水平;情境因素对社会排斥产生的影响相同。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团队心理安全感对成员创新行为影响的跨层次研究:知识分享的中介作用
    曹科岩
    2015, (4): 966-972. 
    摘要 ( )   PDF(598KB) ( )  
    采用问卷调查法,以珠三角地区高科技企业61个工作团队的387名员工为调查对象,在控制被试的教育水平、工作年限及人口统计学变量后,运用多层线性模型技术考察团队心理安全感、知识分享及成员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团队心理安全感对知识分享和成员创新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2)知识分享是团队心理安全感与成员创新行为之间的跨层次中介变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计算难度和知识背景对消费者百分数基数忽略的影响
    张玥 辛自强
    2015, (4): 973-978. 
    摘要 ( )   PDF(381KB) ( )  
    在选择促销品时,消费者经常会出现百分数基数忽略错误,即做价值判断时只基于百分数大小而忽略基数这样一种计算错误。本研究以150名大学生为被试,考察计算难度和知识背景对百分数基数忽略的影响。结果表明:仅了解百分数基数忽略现象的消费者无论计算难度高低均会出现百分数基数忽略错误;而了解促销计算原理的消费者在高难度下会出现这种错误,在低难度下则不会,且了解促销原理有助于减轻消费者在高难度下出现该错误的倾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职场孤独感的前因与后果
    吕惠聪 温忠粦 邓家毓 陈启山
    2015, (4): 979-986. 
    摘要 ( )   PDF(1663KB) ( )  
    职场孤独感是个体在工作场所中体验到的孤独感,包括情感和社交两个维度。在介绍其定义、结构和测量后,根据现有研究总结出职场孤独感的前因与后果。在群体层面上,职场孤独感的前因变量包括组织规模、地位和气氛;结果变量包括团队绩效、领导成员交换和团队成员交换。在个体层面上,职场孤独感的前因变量包括人格特征、职场排斥、工作倦怠、工作过载、经济地位和教育水平等;结果变量包括工作绩效、工作压力感、工作满意度、离职倾向和组织承诺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统计、测量与方法
    结构方程模型常用拟合指数检验的实质
    温涵 梁韵斯
    2015, (4): 987-994. 
    摘要 ( )   PDF(353KB) ( )  
    拟合指数检验是评价结构方程模型(SEM)的重要环节。从协方差结构分析的角度将SEM与传统的回归模型比较,容易理解为什么SEM需要拟合指数。揭示了目前几种流行的拟合指数检验的实质:基于卡方的绝对拟合指数(如RMSEA和Mc)检验的实质是重新设定卡方检验的显著性水平(不同于通常的0.05),相对拟合指数(如NNFI和CFI)检验的实质是基于虚模型设定均方(卡方与自由度之比)降低到的比例;RMSEA和Mc两个检验有互补的作用,但CFI检验被NNFI检验覆盖。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一些方便实用的拟合检验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与咨询
    一种新的诊断类别:经前期心境不良障碍
    黄雅梅 周仁来 吴梦莹
    2015, (4): 995-1003. 
    摘要 ( )   PDF(1231KB) ( )  
    经前期心境不良障碍(PMDD)是一组严重影响女性在家庭、工作和生活等方面功能的经前期不适心理、身体和行为症状。美国精神病学协会管理委员会于2012年底正式将PMDD作为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V)中的单独诊断类别,这一举措标志着未来PMDD研究将成为热点。而PMDD的诊断与评估标准、发病机理并不明确,未来研究将围绕运用统一规范的PMDD诊断与评估标准,结合生理和心理两方面证据深入探讨PMDD可能的病理机制,从而促进PMDD针对性治疗。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抑郁症的脑功能异常:来自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的证据
    刘惠娟 邱江*
    2015, (4): 1004-1011. 
    摘要 ( )   PDF(382KB) ( )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是指在静息状态下测量的BOLD信号,即受试者安静地躺在扫描仪中,不给受试者任何特定的任务,受试者也不用做任何反应,此时受试者的大脑活动处于自发状态。通过使用该技术可以为抑郁症发作的临床现象提供神经影像学依据,以期为将来抑郁症的治疗提供生物标记。因此,本文综述了大量抑郁症患者在静息态脑功能方面的差异研究,发现了单、双相抑郁症,首、复发抑郁症,早发性、晚发性抑郁症,难治、非难治性抑郁症等不同类型的抑郁症在包括局部一致性(ReHo)和低频振幅(ALFF)在内的功能分化以及包括功能连接密度(FCD)、全脑对称体素同胚连接性(VMHC)、复杂网络(Complex Network)和ROI功能连接在内的功能整合两大指标的改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对小学生抑郁症状的干预效果
    斯上雯 林潇骁 刘娟 杨燕 崔丽霞
    2015, (4): 1012-1018. 
    摘要 ( )   PDF(850KB) ( )  
    本研究用积极心理学取向团体辅导对小学生抑郁症状进行预防性干预,应用多层线性模型考察了干预效果和中介机制。结果表明:(1) 积极心理干预抑制并逆转了抑郁症状随时间上升的趋势;(2) 干预促进了优势使用行为随时间增加的趋势;(3) 优势使用在积极心理干预与抑郁症状之间起部分中介效应。结论:积极心理学干预能预防小学生抑郁症状,优势使用对积极心理团体干预抑郁症状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它是积极心理学干预的特异性有效成分。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理论与史
    社会认知内容的“大二”模型
    佐斌 代涛涛 温芳芳 索玉贤
    2015, (4): 1019-1023. 
    摘要 ( )   PDF(171KB) ( )  
    社会认知的内容存在两个基本维度,一个与热情或社会性特质有关,另一个与能力或智力性特质有关,称之为社会认知内容的“大二”模型。关于“大二”模型的理论有进化心理学、本体论和功能性三种解释。目前,“大二”模型的理论焦点集中在模型的文化普适性检验、两维度之间的关系以及两个维度的权重和偏好问题上。今后可结合本土实际情况围绕着三大焦点问题和两维度的具身研究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