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心理发育项目专栏
    学校心理环境与小学4~6 年级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关系:基于全国代表性数据的多水平分析
    陶沙 刘红云 周翠敏 王翠翠 孙聪颖 徐芬 董奇
    2015, (1): 2-10. 
    摘要 ( )   PDF(1628KB) ( )  
    基于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育特征数据库,采用多水平建模分析来自全国100 个区县421 所学校12,023 名小学4~6 年级学生报告的学校心理环境特征对同学校12,019 名小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特点。结果表明:(1)小学4~6 年级学生认知能力发展中超过24% 的变异来自学生以外的学校和区县。(2)在控制学生年级、性别、家庭背景和学校所在地、师资和生源特点等基本特征后,学校水平的心理环境特点仍然可以显著解释小学4~6 年级学生认知能力10%~24% 的学校间变异,其中公平与公正感的作用相对最强。(3)学校积极心理环境对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作用具有累积性,并对女生、来自收入较低家庭、来自总体 家长文化水平较低学校学生的认知发展具有更强的保护性作用。本研究扩展了学校心理环境的多水平分析,为在基础教育质量评价中开展学校心理环境的评估提供了实证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初中生认知能力对学业成就的影响
    徐芬 李春花
    2015, (1): 11-18. 
    摘要 ( )   PDF(1656KB) ( )  
    本研究使用“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育特征调查”项目所编制的测验工具,对9 所初级中学7、8 年级共4843 名学生进行了认知能力、语文与数学学业成就测试。研究结果表明,选择性注意、短时记忆、空间能力和推理能力都是语文和数学成就的显著预测变量,但不同能力对不同学科的作用大小及作用机制存在差异。对于语文成就来说,四种能力的作用由大到小依次为推理能力、短时记忆、空间能力和选择性注意;对于数学成就来说,则依次为推理能力、空间能力、短时记忆和选择性注意。而且,各种能力对数学成就的影响都大于对语文成就的影响。此外,在不同能力对语文和数学成就的影响机制上,虽然基础认知能力都通过高级认知能力对学业成就产生影响:选择性注意对学业成就的影响是完全通过短时记忆和空间能力进而通过推理能力间接发生的,短时记忆对学业成就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空间能力和推理能力间接发生的,空间能力对学业成就的影响是完全通过推理能力间接发生的,推理能力直接对学业成就产生影响,但这种机制在不同学科间也有差异。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父母教育投资对流动儿童学业成就的影响
    张云运 骆方 陶沙 罗良 董奇
    2015, (1): 19-26. 
    摘要 ( )   PDF(1507KB) ( )  
    本研究考察了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父母教育投资对流动儿童学业成就的影响。数据来自由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育特征调查项目所建立的中国儿童青少年学业成就数据库。调查样本为4~6 年级流动儿童1411 名(男859 名,女552 名)和城市儿童3574名(男1933 名,女1641 名)。结果发现:(1)家庭收入和父母受教育水平直接预测流动儿童的学业成就,同时通过父母教育期望和家庭学习资源为中介影响流动儿童学业成就,证实了家庭投资理论对我国流动儿童群体的适用性。(2)以城市儿童为对照组进行多群体比较发现,流动家庭和城市家庭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影响儿童学业成就的路径模型上存在差异,流动家庭的父母受教 育水平对家庭学习资源的影响效应显著小于城市家庭的,流动家庭的父母教育期望对数学成就的影响效应显著大于城市家庭的,证实了家庭投资理论在亚群体上的差异性,和流动家庭相对于城市家庭对子女学业影响的独特效应。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父母冲突的稳定性及对初中生心理健康影响的时间效应:一个追踪研究
    梁丽婵 边玉芳 陈欣银 王莉
    2015, (1): 27-34. 
    摘要 ( )   PDF(1476KB) ( )  
    以745 名初一学生为被试,采用间隔一年的追踪设计,考察父母冲突的稳定性及对初中生心理健康影响的时间效应。结果表明:(1)父母冲突具有中等稳定性。(2)父母冲突可分为三类,分别是低父母冲突、中等父母冲突、高父母冲突。(3)当父母冲突发生后,会对儿童心理健康方面的同伴排斥、孤独感和抑郁产生消极影响,具有即时影响,符合即时假说。但父母冲突对儿童攻击行为方面的即时影响结果不一致。(4)当父母冲突停止后,其对儿童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显著减少,符合停止假说。这些研究结果提示对父母冲突事件的干预比干预其引起的孩子不良适应更重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础、实验与工效
    客体工作记忆的保持对时距知觉的影响
    毕翠华 黄希庭
    2015, (1): 35-41. 
    摘要 ( )   PDF(1177KB) ( )  
    初步探讨毫秒范围内,客体信息保持对时间知觉的影响。实验一发现,知觉到的时间不受记忆负荷的影响,但当保持时间短时,低负荷的反应时低于高负荷的反应时;实验二仅要求被试完成时间知觉任务,发现知觉负荷异于记忆负荷对时间知觉的影响。结果说明,客体工作记忆保持对时间知觉的影响受到工作记忆资源的调节。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急性应激对工作记忆的影响受工作记忆负荷调节:来自电生理的证据
    张禹 罗禹 孙丽娟 赵守盈 李红
    2015, (1): 42-47. 
    摘要 ( )   PDF(1097KB) ( )  
    情绪对工作记忆中的信息维持和提取有显著影响,但急性应激如何影响工作记忆的中央执行功能还不清楚。采用电影片断诱发被试的急性应激或中性状态之后,让其完成数字N-back任务并同时记录脑电。结果发现,低负荷工作记忆诱发的P3显著大于高负荷工作记忆;与中性状态相比,急性应激在0-back任务中对P3 的影响显著大于2-back任务。这些结果表明急性应激对工作记忆的影响取决于工作记忆负荷,支持了双竞争理论模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无空间线索化下视觉注意空间等级的ERP研究
    罗俊龙 张恩涛 唐晓晨 贺雯 覃义贵 张庆林
    2015, (1): 48-53. 
    摘要 ( )   PDF(1067KB) ( )  
    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考察无空间线索化下视觉注意资源的在不同空间等级的分布情况。在“预警信号-目标探测”范式下,目标刺激随机出现在直径视角为3.2°、6.4°以及9.6°的三个空间等级圆上。反应时结果显示:随着注意空间直径视角增大,对目标刺激的探测速度逐渐下降。脑电结果显示:三种条件下目标刺激诱发的早期N1和晚期P3成分产生了不同程度分离,主要表现为两成分的波幅随着注意空间视角增大而减小。这说明个体在无空间线索化下自动地对不同空间等级进行有选择性的资源分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道德两难判断中亲属关系的认知研究:来自ERPs的证据
    颜志雄 邹霞 燕良轼 范伟 谭千保 邱小艳
    2015, (1): 54-61. 
    摘要 ( )   PDF(2326KB) ( )  
    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考察个体在道德两难情境下对不同亲属的加工特征及其亲属偏见效应。道德两难情境中的主人公为被试的两个亲属(父亲、叔父)和一个熟人,要求被试阅读道德两难情境故事后,对是否愿意救助故事中主人公作出判断。结果发现,直系亲属(父亲)比旁系亲属(叔父)和熟人诱发了更大的P2和LPC平均波幅,而旁系亲属与熟人之间并无显著差异。研究表明了个体对直系亲属更为关注和敏感,表现出明显的亲属偏见效应。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无意识思维结果浮现的时间目标依赖性
    张琼 原献学
    2015, (1): 62-67. 
    摘要 ( )   PDF(976KB) ( )  
    为探讨个体复杂决策过程中无意识思维结果浮现的计划性,考察了四组大学生被试(共101名)在“知觉不同分心时间”条件下的复杂决策。结果发现:(1)“告知分心3分钟,实际分心3分钟组(知3实3)”成绩显著优于“不知分心时间组”和“知5实3组”,但与“知3实5组”之间无显著差异,显示无意识思维结果浮现具有计划性;(2)“知3实5组”成绩显著优于“知5实3组”,与“不知分心时间组”为边缘显著,显示无意识思维结果浮现具有可延迟性;(3)“知5实3组”与“不知分心时间组”成绩之间无显著差异,显示无意识思维结果浮现具有精确的时间计划性,提前要求结果浮现不能出现无意识思维效应。上述结果支持了个体无意识思维结果浮现具有计划性的假设。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流畅性对再认的影响:实验证据及理论解释
    李兵兵 郭春彦
    2015, (1): 68-74. 
    摘要 ( )   PDF(1047KB) ( )  
    流畅性可以影响再认,而且仅影响熟悉性的观点已得到大量研究的证实。但近年来一些研究者对这个结论提出了质疑。研究者提出流畅性归因理论、冲突-归因理论、预激活-适应模型来解释流畅性对再认的影响。未来研究应关注流畅性对来源和联结记忆的影响,并考察流畅性对再认的影响在不同年龄人群或遗忘症人群中的表现是否一致。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书面韵律信息与词汇偏向在歧义句歧义消解中的作用
    于泽 赵国祥 任桂琴
    2015, (1): 75-79. 
    摘要 ( )   PDF(1112KB) ( )  
    本研究采用眼动法,探讨了被试在理解层次分隔歧义句时,逗号作为书面韵律边界所起到的作用,以及书面韵律边界与词汇信息如何共同影响句子加工。研究选取了裸视视力或矫正视力均正常的母语为汉语的成人,完成一个在自然情境下阅读层次分隔歧义句的句子理解实验,同时记录他们句子阅读时的眼动数据。结果发现:有逗号解歧的句子的阅读时间明显少于没有逗号解歧句子的阅读时间;逗号偏向类型和词汇偏向类型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即两者在三种眼动指标上都达到了显著性水平,研究所选的三种眼动指标为首次注视时间、第一遍阅读时间和总注视时间;此外,当逗号偏向将句子结构确定为形容词修饰整个短语结构时,词汇偏向会对语义理解进行调整,表现在三种眼动指标的显著性上。实验结果支持内隐韵律假设,书面韵律信息对歧义句歧义消解的作用从句子加工早期开始,书面韵律信息与词汇偏向的交互作用也发生于句子加工早期。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情境对面孔表情识别的影响
    王蕊 毛伟宾 朱永泽
    2015, (1): 80-84. 
    摘要 ( )   PDF(904KB) ( )  
    长期以来,关于面孔表情识别的研究主要是围绕着面孔本身的结构特征来进行的,但是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面孔表情的识别也会受到其所在的情境背景(如语言文字、身体背景、自然与社会场景等)的影响,特别是在识别表情相似的面孔时,情境对面孔表情识别的影响更大。本文首先介绍和分析了近几年关于语言文字、身体动作、自然场景和社会场景等情境影响个体对面孔表情的识别的有关研究;其次,又分析了文化背景、年龄以及焦虑程度等因素对面孔表情识别情境效应的影响;最后,强调了未来的研究应重视研究儿童被试群体、拓展情绪的类别、关注真实生活中的面孔情绪感知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躯体知觉的认知神经机制
    陈丽 李伟霞 张烨 张庆林
    2015, (1): 85-92. 
    摘要 ( )   PDF(1382KB) ( )  
    摘 要:人类躯体是由各部位按照一定的空间关系组成的,与人类面孔相似,也是对称的。它也能提供个体身份和行为方式等信息,如年龄、性别、意图、情感状态等。它与面孔相辅相成,共同促成对个体身份的辨别。躯体知觉是指大脑对进入视觉加工系统中的人类躯体刺激的侦察,感知或识别。躯体知觉应当如面孔知觉研究一样受到更多的关注。文章概述、评价了躯体知觉相关的认知神经研究,着重介绍了躯体知觉的认知和神经机制,并提出了一些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脑视知觉调控的神经机制
    黄璜 张得龙 梁碧珊 黄瑞旺 刘鸣
    2015, (1): 93-97. 
    摘要 ( )   PDF(930KB) ( )  
    大脑的知觉加工并非单纯由外部刺激驱动,而是存在自上而下的知觉调控。尽管这一现象被大量实验研究证实,但其神经机制仍然是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重要问题。本研究系统介绍了知觉调控的神经基础、实现形式、研究范式,及其理论模型,分析指出了当前研究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促进该问题研究的进一步开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语言转换的认知及其神经机制
    刘欢欢 陈宝国
    2015, (1): 98-103. 
    摘要 ( )   PDF(922KB) ( )  
    语言转换是双语研究领域的焦点问题之一,抑制控制模型、语言特异性选择模型、任务设置惯性模型和序列难度效应模型从不同的角度解释了语言转换的认知机制。认知神经科学的一些研究发现,语言转换与任务转换具有类似的神经机制,说明语言转换代价与任务转换代价的本质可能是相同的。抑制控制和语言熟练程度如何影响语言的转换,语言转换代价与任务转换代价的本质是否相同,一般领域的抑制机制是否可以迁移到语言转换领域等问题是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数量加工单方向干扰时间知觉的认知与神经机制
    黄倩 程晓荣 定险峰 范炤
    2015, (1): 104-108. 
    摘要 ( )   PDF(931KB) ( )  
    近年来,数量加工对时间知觉的单方向干扰效应受到广泛关注,然而关于该效应的认知和神经机制的研究却缺乏深度的文献梳理和理论分析。本文从抽象数量、数字符号等认知加工如何干扰时间知觉的角度,系统总结了近期数量加工单方向影响时间知觉的研究进展;并在对相关文献加以梳理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该效应可能的认知和神经机制,并提出若干未来研究的设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发展与教育
    青少年人际关系能力对社交自卑感和心理健康的影响:社会适应性的作用
    李艺敏 李永鑫
    2015, (1): 109-115. 
    摘要 ( )   PDF(1289KB) ( )  
    目的:探讨人际关系能力对青少年社交自卑感和心理健康的影响以及社会适应性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人际关系能力问卷、社会适应性因素量表、社交自卑感量表和一般健康问卷对841名中学生进行施测。采用中介模型的潜变量路径分析、偏差校正的百分位Bootstrap法、多样本恒等性检验等进行数据处理。结果:(1)人际关系能力能够预测青少年的社交自卑感和心理健康;(2)社会适应性在人际关系能力与社交自卑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社会适应性在人际关系能力与心理健康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 应重视人际关系能力这种基本人格特质对青少年社交自卑感和心理健康的影响,并充分考虑到社会适应性在这种关系机制中的中介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际自立特质对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作用的纵向研究
    夏凌翔 高昕 夏欣
    2015, (1): 116-122. 
    摘要 ( )   PDF(1224KB) ( )  
    虽然不少学者认为人格会影响情绪调节策略的使用,但是目前尚缺乏人格与认知重评、表达抑制这两种情绪调节策略关系的纵向研究。根据人际自立与情绪关系的系列研究,假设人际自立会影响情绪调节策略的使用。采用青少年学生人际自立量表和情绪调节问卷对374名大学生进行了间隔6个月的两次调查。结果发现,人际主动、人际灵活显著预测6个月后的认知重评。这说明某些人格特质可以影响特定情绪调节策略的使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命意义感对大学新生日常烦心事和心理适应的影响
    蒋海飞 刘海骅 苗淼 甘怡群
    2015, (1): 123-130. 
    摘要 ( )   PDF(1493KB) ( )  
    为验证日常烦心事对个体心理适应的作用过程,并探讨生命意义感是否在烦心事知觉与心理适应之间起调节作用。研究采用纵向追踪方式对153名大学新生进行新近生活经历问卷、压力知觉量表、生命意义感量表和心理适应的测量。结果显示压力知觉在日常烦心事与心理适应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拥有意义在烦心事知觉与心理适应之间起调节作用,但追求意义的调节作用不显著。这说明日常烦心事会通过压力知觉影响个体心理适应,拥有意义对个体心理适应具有调节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五人格5个维度及10个面的发展水平——基于我国15~75岁横断样本调查
    李启明 陈志霞
    2015, (1): 131-138. 
    摘要 ( )   PDF(1875KB) ( )  
    基于人格毕生发展理论及中国社会文化背景,调查了我国从青少年到老年3192名被试,探究了中国人大五人格5维度及10个面毕生发展水平。总体上,年龄与神经质、焦虑、抑郁、活跃、开放性、审美、创意显著负相关,与外倾性、宜人性、尽责性、自信、利他、顺从、条理和自律显著正相关。在60岁以下的人群中,年龄大的个体神经质更低,而在大于60岁的人群中,年龄大的个体神经质反而更高;在50岁以下的人群中,年龄大的个体外倾性水平相对较高,但50岁之后年龄大的个体外倾性相对较低;整体上,年龄大的个体开放性水平相对较低,而年龄大的个体宜人性水平反而更高;年龄大的个体尽责性水平也相对较高,但较之40到49岁群体而言,50岁以上群体的尽责性则相对较低。男性和女性不同年龄群体的大五人格具有一定差异性,特别是男性的尽责性高于女性,以及女性的神经质高于男性等性别差异。进一步分析了年龄与大五人格10个面的关系,描绘了不同年龄群体10个面的发展水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字谜与远距离联想解决中认知成分的比较
    刘鑫 陈群林 贾磊* 张庆林
    2015, (1): 139-145. 
    摘要 ( )   PDF(1464KB) ( )  
    采用自发顿悟范式,通过事件相关电位(ERPs)探讨字谜和远距离联想(RAT)两类顿悟问题解决中的认知差异。结果发现,两类任务的正确反应时均在4000ms左右;解决两类任务的初期都在170ms时出现了正成分,且两类任务在此成分上没有显著差异;在600~700ms内,字谜比RAT诱发了一个更正的ERP成分,主要激活了中后部的脑区;在按键前的800~400ms内,字谜较RAT在右前额诱发了更正的脑电成分。结果表明,字谜顿悟和RAT顿悟存在相似的加工过程,但在重构阶段和啊哈体验上存在差异;两类任务在解决问题时重构过程的不同可能是造成情绪体验差异的原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实质取样对因果强度估计的影响
    刘雁伶 陈水平 胡竹菁
    2015, (1): 146-151. 
    摘要 ( )   PDF(1292KB) ( )  
    使用单个目标原因和单个效果的图形集中呈现范式协变关系探讨实质取样增量(12.5%< 50%< 87.5% <100%)对大学生被试因果强度估计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1)实质取样增加在Power-PC=.50和1协变关系上都导致高估计,在Power-PC=0的协变关系上导致低估计;2)相同实质取样增量对被试在Power-PC=.50(1)协变关系上强度估计的影响符合一次(二次)函数假设。结果说明高实质取样促使被试做出符合理性预期的强度估计,混合假设可以解释被试的强度估计偏离Power-PC值的现象。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社会﹑人格与管理
    集体记忆中的协作促进及其原因
    唐卫海 安延佩 王向梅 白学军 刘希平
    2015, (1): 152-159. 
    摘要 ( )   PDF(1216KB) ( )  
    摘 要 协作促进是指先前协作提取的经验对后续的个人提取具有积极影响。为了探讨协作促进产生的基本条件及其原因,本研究通过两个实验分别考察了小组的人数和回忆方式对协作促进的影响以及他人再现和交叉线索对协作促进的贡献。结果表明:无论小组的大小为2人组、3人组还是4人组,回忆方式为轮流回忆还是自由回忆均能产生协作促进,且轮流回忆的协作促进量要高于自由回忆的协作促进量;他人再现对协作促进的贡献大于交叉线索。这说明协作促进是一个稳定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是他人再现的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创业警觉性、既有知识、创业经历对大学生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
    王沛 陆琴
    2015, (1): 160-165. 
    摘要 ( )   PDF(1131KB) ( )  
    采用“新手—创业经验丰富者” 对比范式,分别以114名在校无创业经历大学生和94名创业大学生作为被试,通过不同被试对自编复杂机会情景的反应搜集其对机会识别的表现,同时探讨了大学生创业警觉性、既有知识对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类大学生创业警觉性、既有知识差异显著,创业大学生明显好于一般大学生。两类大学生在创业警觉性的三个维度以及既有知识的两个维度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创业大学生均显著优于于一般大学生。创业大学生既有知识对机会识别具有显著影响;一般大学生创业警觉性对机会识别具有显著影响。此外,大学生既有知识可能通过警觉性影响机会识别。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如何道歉更有效:调节聚焦与信息框架的作用
    郑雯 汪玲 方平 李迪斯
    2015, (1): 166-171. 
    摘要 ( )   PDF(1121KB) ( )  
    本研究结合调节聚焦理论探讨了如何道歉更有效。两个实验通过启动不同调节聚焦,创设冒犯情境并呈现不同框架的道歉信息,考查调节聚焦与道歉框架对道歉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向促进聚焦的受害者呈现积极框架的道歉信息、向防御聚焦的受害者呈现消极框架的道歉信息能改善受害者对冒犯者的评价,降低交往回避倾向,获得较好的道歉效果,且正确感是此种影响发生的内在机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危机情景下的亲社会行为:求偶动机对危机救助意愿的影响
    邢采 刘婷婷 张希
    2015, (1): 172-178. 
    摘要 ( )   PDF(979KB) ( )  
    危机救助指冒着生命危险去保护和拯救他人,这种行为多见于男性,但无法用进化论的个体选择观点解释。本研究基于进化心理学中代价信号理论,探索启动求偶动机对个体在危机情境下的冒险救助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启动择偶动机会导致男性的危机救助意愿上升;而女性的危机救助意愿则在启动择偶动机后下降。这一结果支持如下观点:男性在危机情境下冒险救助的行为是一种代价信号行为,具有为吸引异性这一目标服务的功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夫妻问题解决和社会支持、依恋安全性与婚姻质量的关系
    刘宣文 琚晓燕 唐水玲 方晓义
    2015, (1): 179-184. 
    摘要 ( )   PDF(1299KB) ( )  
    以41对新婚夫妻为研究对象,采用观察法与问卷法相结合的方式,对夫妻冲突和支持、依恋安全性和婚姻质量之间的相互机制进行探索。结果显示:(1)妻子的婚姻质量更受到问题解决情境中(而不是社会支持)夫妻的积极行为(而不是消极行为)的影响;丈夫的婚姻质量更受到社会支持情境(而不是问题解决)中夫妻的消极行为(而不是积极行为)的影响;(2)妻子的依恋安全性显著预测妻子的婚姻质量,但丈夫的依恋安全性不能显著预测丈夫的婚姻质量;(3)妻子的依恋安全性在丈夫和妻子的问题解决积极行为对妻子婚姻质量的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而丈夫的依恋安全性在夫妻问题解决、社会支持行为与丈夫婚姻质量的关系之间不起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思维聚焦对发展型文化消费产品购买意愿的影响
    钱玮 吕巍 金振宇
    2015, (1): 185-190. 
    摘要 ( )   PDF(923KB) ( )  
    本研究探析了消费者的思维聚焦(过程聚焦/结果聚焦)对发展型文化消费产品购买意愿的影响,发现结果聚焦的消费者比过程聚焦的消费者对发展型文化消费产品的购买意愿更强烈。同时,时间距离对这一效应存在调节作用,即时间距离远时,这一效应显著;时间距离近时,思维聚焦对发展型文化消费产品的购买意愿没有显著影响。此外,本研究进一步考察了时间距离较远时,消费者的未来时间洞察力部分中介了思维聚焦对发展型文化消费产品的购买意愿。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性别对工作→家庭冲突的影响机制:基于社会角色理论的实证分析
    谢菊兰 马红宇* 唐汉瑛 申传刚
    2015, (1): 191-195. 
    摘要 ( )   PDF(1022KB) ( )  
    摘 要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来自上海地区的261名企业管理人员进行调查,探讨了性别与组织分割供给、工作中心度及工作→家庭冲突的关系。结果表明:⑴性别对工作→家庭冲突的预测作用显著,男性比女性经历的工作→家庭冲突更多;⑵组织分割供给和工作中心度在性别与工作→家庭冲突之间的中介效应均显著。相比女性而言,男性员工因获得的组织分割供给较少且其自身的工作中心度较高,导致其经历的工作→家庭冲突更多。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案件无关情绪和案件相关情绪对法官量刑决策影响的实验研究
    李婕 马皑 罗大华
    2015, (1): 196-202. 
    摘要 ( )   PDF(1063KB) ( )  
    本研究通过两个模拟量刑实验,具体考察了案件无关情绪和案件相关情绪对法官量刑决策的影响。结果发现案件无关情绪显著影响法官量刑。法官在悲伤情绪下所判刑期短于中性情绪,愉悦和愤怒情绪与中性情绪下刑期无显著差异。案件相关情绪显著影响法官量刑,法官同情情绪下刑期更短,厌恶和愤怒情绪下刑期更长。性别对法官量刑无显著影响,从业时间对法官量刑无显著影响。性别和从业时间对案件无关情绪和相关情绪诱发均无显著影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无惧失败预测幸福:成就动机对心理幸福感的预测作用
    宋勃东 李永娟 董好叶 方平 王岩
    2015, (1): 203-208. 
    摘要 ( )   PDF(1190KB) ( )  
    前人研究发现成就动机影响个体的主观幸福感,而对心理幸福感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利用成就动机量表和心理幸福感量表,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214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发现,成就动机与心理幸福感及其各维度呈显著正相关;成就动机的两个维度(追求成功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对心理幸福感具有显著预测作用,且避免失败的维度相对贡献更大。结果提示,成就动机可以较好的正向预测心理幸福感,且避免失败的预测作用更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统计、测量与方法
    测验链接中的锚题代表性研究
    叶萌 辛涛
    2015, (1): 209-215. 
    摘要 ( )   PDF(931KB) ( )  
    本文旨在以“锚题代表性”这一研究命题切入,探索在非等组锚测验设计下,作为实现测验链接的重要载体,锚题和相关的测验试卷/水平之间究竟应该有什么关系。本文首先指出锚题代表性这一概念在等值和垂直量尺化领域中具有不同的含义,并给出其在垂直量尺化中的含义。通过考察测验链接中有关锚题代表性的既有研究,系统总结相关研究成果,本文概括出了当前锚题构建实践的可能优化方案,分析了锚题代表性研究的未来方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坐标的脑成像元分析方法:激活似然性评估
    邓沁丽 陈俊
    2015, (1): 216-220. 
    摘要 ( )   PDF(952KB) ( )  
    随着脑成像研究数量的增长,研究者迫切需要一种能够将众多研究进行整合的元分析方法。本文在简单回顾了脑成像元分析方法的基础上,介绍了激活似然性评估法(ALE)的操作实施、优势特征、更新完善,以及其发展与应用。该元分析方法将每一个激活的坐标看作一种分布的可能性,通过特定的算法与拟合获得激活似然值,最后,将不同文献汇聚计算而来的ALE值与虚无分布获得的ALE值进行对比,以确定激活的可能性分布。近十年来,激活似然性评估法几经修正,已被广泛运用于各领域元分析的研究中。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与咨询
    核心人际图式改变、人格改变与症状缓解的关系:个案研究
    孙启武 江光荣 陶嵘
    2015, (1): 221-228. 
    摘要 ( )   PDF(1207KB) ( )  
    本研究旨在通过一例抑郁症病例的52次心理治疗和效果评估说明核心人际图式改变、人格改变与症状缓解的关系。核心人际图式采用自编我的感受问卷测量,人格改变采用SWAP-200测量,症状采用OQ45.2测量。结果:核心人际图式的变化伴随着临床上可观察的人格改变、症状缓解及当事人总体功能和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症状缓解主要体现为主观困扰的降低,但在社会功能和人际关系质量上改变不明显。结论:核心人际图式、人格障碍轮廓和症状缓解具有共变关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Poly I:C母体免疫刺激诱导的子代精神分裂症神经发育动物模型研究
    王佳 许燕 李国海 常宪鲁 周莹 张维宁
    2015, (1): 229-236. 
    摘要 ( )   PDF(1184KB) ( )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重性精神障碍,其病理生理学机制极其复杂,建立能够确切模拟精神分裂症的动物模型对于其发病机制的研究及抗精神分裂症药物的研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意在介绍产前母体免疫刺激(聚肌胞苷酸聚肌苷酸-聚胞苷酸,poly-I:C)诱导子代出现精神分裂症样的神经发育动物模型,以及该模型对精神分裂症的病因研究、生物学机制及其治疗和药物研发的重要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理论与史
    镜像神经元是认知科学的“圣杯”吗?
    陈巍 汪寅
    2015, (1): 237-242. 
    摘要 ( )   PDF(920KB) ( )  
    镜像神经元作为近二十年来神经科学领域内最重要的发现之一,相关的一系列研究掀起了一场“理解社会行为的革命”。然而,通过系统考察镜像神经元最初的操作性定义、基本功能及其实验证据,发现许多研究者对于镜像神经元的定义存在误解,人类脑中是否存在镜像神经元及其功能依然是当前学术界的争议焦点。迄今仍然缺乏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镜像神经元(或系统)就是动作理解、动作模仿、共情以及读心的直接神经机制。因此,将镜像神经元视为“认知科学的圣杯”的主张是一种落后的模块论意识形态,只能催生新的“神经神话”。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无边界职业生涯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温琳 王忠军 龙立荣
    2015, (1): 243-248. 
    摘要 ( )   PDF(1098KB) ( )  
    当今社会个体职业生涯发展与管理的背景发生了巨大变化,无边界职业生涯应运而生,它指跨越单一雇佣范围的一系列就业机会的职业路径。文章在介绍概念及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综述了影响无边界职业生涯的四类因素,并指出以往研究在概念、发展现状、维度和影响广度等方面存在的争议。未来应该针对当前争议有目的地展开研究,界定更加清晰的概念,扩展对无边界职业生涯类型的研究,以及这种流动环境在更深层上对个体以及组织的影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学习时间分配研究的新进展及展望
    谢瑞波 丁菀 陈海德 李伟健
    2015, (1): 249-253. 
    摘要 ( )   PDF(90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