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基础、实验与工效
    话题结构对语篇情绪累加的影响
    张金璐 吴莹莹 杨晓虹 杨玉芳
    2014, 37(6): 1282-1290. 
    摘要 ( )   PDF(8511KB) ( )  
    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读者能够自动对语篇中的情绪进行推断。本研究采用自定步速阅读的方法,分别在外显和内隐两种情绪加工的任务下,考察话题结构对语篇情绪累加的影响。结果发现,在实验一的外显情绪判断任务下,话题结构未显示出对语篇情绪累加的明显作用;在实验二的内隐情绪理解任务下,当话题延续时,读者对有两个情绪线索的语篇的阅读时间短于仅有一个情绪线索的语篇,此时情绪的累加促进了当前句的加工,而话题转换时,二者没有显著差异,说明此时读者在新结构下建立当前句的情绪表征,并不在先前情绪的基础上进行累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情绪场景图片的注意偏向:眼动研究
    王敬欣 贾丽萍 黄培培 白学军
    2014, 37(6): 1291-1295. 
    摘要 ( )   PDF(4992KB) ( )  
    注意实验中,与不带情绪色彩的刺激相比,具有情绪意义的刺激可引起注意偏向。本研究以情绪场景图片为材料,通过眼动技术分别记录被试在反向眼跳任务和Go/No-go任务中的眼动数据,考察了情绪图片的注意偏向。结果发现:反向眼跳任务中,对情绪图片的眼跳潜伏期比中性图片更长,眼跳错误率也更高;在Go任务中,相对于呈现在中央的中性图片,情绪图片引起的对靶子的眼跳潜伏期更长;在No-go任务中,相对于呈现在中央的中性图片,情绪图片引起的眼跳错误率更低。实验结果说明,情绪图片可引起注意偏向,表现为更快的捕获注意并且注意更难从情绪图片上转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语言标识对情绪体验的影响
    郭晶晶 吕锦程
    2014, 37(6): 1296-1301. 
    摘要 ( )   PDF(5362KB) ( )  
    本研究通过两个实验考察了语言标识对个体情绪体验的调节作用。实验一探讨了中性标识对不同类型的情绪体验的影响,结果发现与韩文字符标识相比,中性双字词标识时被试对负性图片的消极情绪体验强度显著降低。实验二进一步探讨了不同情绪色彩的词语的标识效应,结果发现与中性标识相比,负性或正性标识时被试对负性图片的消极情绪体验程度更低。结果表明了语言标识对负性情绪体验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并且标识效应的产生依赖于词汇语义信息的通达。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确定性容忍度对风险偏好的影响及其情景依赖性
    黄仁辉 李洁 李文虎
    2014, 37(6): 1302-1307. 
    摘要 ( )   PDF(5660KB) ( )  
    研究以经营店面为背景设计决策材料,采用2(不确定性容忍度:高/低)×2(损益背景:损失/获益)×2(选项描述框架:积极/消极)×3(损益概率:高/中/低)混合实验设计,探讨不同任务情景下个体不确定性容忍度对风险偏好的影响。结果发现,不确定性容忍度主效应显著,高容忍度者比低容忍度者更冒险。不确定性容忍度与损益背景交互作用显著:在损失背景下,高容忍度者比低容忍度者更冒险,在获益背景下无此效应。不确定性容忍度与选项描述框架交互作用显著:在积极框架下,高容忍度者比低容忍度者更冒险,在消极框架下无此效应。这表明,不确定性容忍度对风险偏好产生影响,但这种影响会受到损益背景和选项描述框架的调节,具有情景依赖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面孔加工的结构编码阶段异族效应的加工方式: ERPs研究
    李诸洋 韩仁生 刘璐
    2014, 37(6): 1308-1312. 
    摘要 ( )   PDF(4003KB) ( )  
    实验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s)技术,以大学生为被试,运用非洲、欧洲、亚洲三个不同种族的面孔照片,探究异族效应与加工方式的关系。行为实验结果显示,被试对非洲面孔的反应时快于欧洲面孔,且两者均快于亚洲面孔。ERP研究结果显示,亚洲面孔的N170波幅显著小于非洲和欧洲面孔的波幅,后两者的N170波幅没有差异,而且亚洲面孔的倒置效应最大。研究结果说明相对于异族面孔,本族面孔更多地使用构型编码的加工方式,且N170成分表现出右半球优势。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概率贴现和时间贴现在人脑中的分离
    陈欣欣 余荣军 邓志洲 王穗苹
    2014, 37(6): 1313-1320. 
    摘要 ( )   PDF(6442KB) ( )  
    本研究运用ERP技术来检验概率贴现和时间贴现是否反映了相同的神经机制过程。在本研究中,我们在一个刺激中同时操纵概率贴现(风险vs.安全)和时间贴现(1个月后vs.今天)水平。通过对两个过程上的ERN以及全时间段的ERP分析来确定它们是否反映了相同的认知过程。结果发现,这两者在ERN上存在差异,同时这两个效应在ERP的时程和出现的电极点上都存在差异。这些差异表明这两者可能包含着不同的神经机制过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物体相似性对空间表征的影响:来自眼动的证据
    张红坡 邓铸 陈庆荣 李晶
    2014, 37(6): 1321-1327. 
    摘要 ( )   PDF(6096KB) ( )  
    以三维场景图片为实验材料,采用眼动追踪技术,通过两个实验考察了对称场景中物体相似性对空间表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无相似物体条件下,场景本身的内在结构对空间表征有重要影响,对称轴方向可以作为空间表征参照方向;(2)存在部分相似物体条件下,物体的相似性会影响空间表征参照方向的选择,并且相似物体方向也是空间表征的参照方向之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语义信息复杂度对二语者英语被动句加工的影响
    常欣 王沛
    2014, 37(6): 1328-1332. 
    摘要 ( )   PDF(4630KB) ( )  
    采用英语所独有且非常重要的句法结构——被动语态作为语言材料,选取某些可以在句子中的词汇顺序基本没有变化的情况下转换为汉语句式(汉语“被”字句)的“直译型”被动句以及必须根据其意义进行句式转换方能形成相应的汉语句式(汉语主动句)的“意译型”被动句作为实验材料,探讨了在动词语义复杂条件下二语熟练度(包括晚期中等熟练者和高熟练者)对被动句加工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熟练者正确率均高于中等熟练者,说明在动词语义复杂的情况下熟练度依然可以预测英语被动句实时加工的程度和水平。此时,语义违例的正确率最高、反应时最短,句法违例句则与之相反。双违例引发的N400效应显著,正确句和句法违例均未引发负向的N400;高熟练者P600的波幅明显高于中等熟练者,句法违例和双违例引发的P600效应最显著。行为指标支持语言间句法加工相似性效应——直译句反应快、正确率高。ERP数据则得出了与之相反的结果:直译句比意译句诱发出更大的N400效应,意译句则引发了较大的P600。上述结果进一步说明二语熟练度对语言间句法加工相似性效应具有很强的调节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汉语名词、动词和动名兼类词语义加工的偏侧化现象——来自ERP的研究
    夏全胜 彭刚 石锋
    2014, 37(6): 1333-1340. 
    摘要 ( )   PDF(6227KB) ( )  
    将ERP技术和半视野技术相结合,采用词汇判断任务,对汉语名词、动词和动名兼类词在左脑和右脑中的加工机制进行了考察。实验结果显示,名词和动词的N400仅在左视野/右脑存在差异,名词和动词的N400在左视野/右脑和右视野/左脑中都比偏(动)和偏(名)更负。不同词类的LPC在右视野/左脑中没有显著差异;偏(名)和偏(动)的LPC在左视野/右脑中比名词和动词更正。实验结果表明,在没有语境条件下,汉语名词和动词的差异主要在具体性上,动名兼类词体现出不同于名词、动词的加工机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判断框架对时序知觉位置启动效应的影响
    张锋 刘金平 索涛
    2014, 37(6): 1341-1345. 
    摘要 ( )   PDF(4414KB) ( )  
    研究采用包含两种判断框架(判断刺激出现的先后次序)的时序判断任务探讨了决策偏向对时序知觉位置启动效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时序知觉中存在着位置启动效应,而且在两个靶刺激出现时间间隔不同时,被试在“哪个靶刺激先出现”和“哪个靶刺激后出现”两种判断框架下的正确率存在显著差异,但在两个靶刺激同时出现时并没有出现显著的判断框架效应。因此,本研究推测时序知觉位置启动效应的作用机制不仅包括知觉增强加工过程,而且也与认知决策有关,这为反应偏向理论提供了新的支持证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决策中情绪作用机制的理论研究述评
    陈璟 姜金栋 汪为 李红
    2014, 37(6): 1346-1353. 
    摘要 ( )   PDF(8191KB) ( )  
    决策研究领域日益重视情绪的作用,情绪的认知评估理论、道德情绪理论及动机维度模型等新兴情绪观使研究者对决策机制的认识不断深化,出现了解释情绪在各类决策中作用机制的理论成果:情绪浸润模型、风险决策感知与评估双系统模型、情绪即社会信息模型、神经情感决策理论。未来尚需加强作用机制的验证研究,从情绪具身角度进行思考,基于知情交互的角度整合理论体系,重视神经生理机制理论及模型建构。并简要分析了理论成果的启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影响驾驶安全的驾驶员危险知觉研究述评
    孙龙 常若松
    2014, 37(6): 1354-1358. 
    摘要 ( )   PDF(5055KB) ( )  
    危险知觉是指驾驶员对交通情境中的潜在危险进行识别并做出反应的一种能力。目前,驾驶员危险知觉测量主要使用反应时、眼动或主观评定三种测量方法。在测量中,这三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并出现相互结合的研究趋势。为了提高我国交通安全性,结合国外在提高驾驶员危险预期能力和改善视觉搜索模式两个方面的应用研究,未来国内研究可以在探索危险知觉的认知加工特点、影响因素及加快测量技术的商品化应用等方面加以深入。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发展与教育
    儿童4岁时的自我控制对其7岁及11岁社会适应的预测
    张萍 梁宗保 陈会昌 张光珍 陈欣银
    2014, 37(6): 1359-1365. 
    摘要 ( )   PDF(5651KB) ( )  
    采用追踪设计,考察了138名儿童4岁时的自我控制对其7-11岁期间社会适应的影响。分别采用实验室观察法和问卷法测量了儿童的自我控制与社会适应。研究结果表明(1)儿童4岁时的自我控制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其中女孩的自我控制水平显著高于男孩;(2)4岁时的自我控制能够显著负向预测7岁时母亲报告的外显和内隐问题行为,以及父亲报告的外显问题行为;(3)4岁时的自我控制能够显著负向预测7岁时教师评价的学习问题行为;(4)4岁时的自我控制能够显著负向预测11岁时父亲报告的外显问题行为;(5)4岁时的自我控制能够显著正向预测教师报告的挫折耐受能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5-13岁儿童对物种起源认知的发展
    刘黎 朱莉琪
    2014, 37(6): 1366-1371. 
    摘要 ( )   PDF(5541KB) ( )  
    本研究采用临床访谈法,采用开放式和封闭式问题情境,测查了5-13岁儿童对物种起源认知的发展。结果显示儿童对物种起源的解释越来越符合科学的解释,这种认知发展过程并不是以一种起源认知替代另一种起源认知的过程,而是多种起源认知以某种方式共存于儿童的认知系统中。本研究结果既显示了儿童对物种起源认知发展的跨文化一致性,也体现了不同文化和宗教环境影响下的差异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损益框架和损益概率对不同年级儿童风险决策的影响
    王晓明 顾子贝 杨昭宁
    2014, 37(6): 1372-1376. 
    摘要 ( )   PDF(4433KB) ( )  
    摘 要 为探讨任务框架和自信水平对不同年级儿童风险决策的影响,采用3(年级:二/四/六年级)×2(任务框架:获益/损失)×2(自信水平:过度自信/自信不足)的组间实验设计,在情境性实验任务中探查177名儿童风险决策的发展特点。结果表明:(1)不同年级儿童在风险决策中表现出不同的发展特点,二年级儿童比六年级儿童更倾向于冒险,而四年级前后则是儿童风险决策发展的关键期、转折期;(2)儿童风险决策中存在框架效应,表现出偏好反转现象,与在获益情境下更偏好于保守决策相比,在损失情境下的儿童更偏好冒险决策;(3)自信水平并未对儿童的风险决策产生影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初中生人格类型划分及人格类型发展特点研究
    杨丽珠 马世超
    2014, 37(6): 1377-1384. 
    摘要 ( )   PDF(7230KB) ( )  
    目的:划分初中生人格类型及考察初中生人格类型的年级与性别特点。方法:本研究使用初中生人格发展自我评定量表对某地区3602名初中生被试施测,使用潜在类别分析对初中生人格类型进行划分,使用无序多分变量的Logistic回归考察初中生人格类型的年级与性别特点。结果:依据人格类型划分的相关理论和潜在类别分析的拟合指数,初中生可划分为低控型,过度控制型和适应型三种人格类型,其中适应型人数占大多数。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适应型在初中生人格五维度得分均显著高于另两类;过度控制型有低情绪稳定性和低外倾性,同时有中等程度的亲社会性、智能特征和认真自控水平,低控型人格类型在大部分人格维度得分均较低。随年级增长,初中生适应型人数比例有显著下降趋势,过度控制型和低控型比例有所上升。性别差异方面,女生人格类型的适应型人数比例显著高于男生,过度控制型和低控型比例则显著低于男生。结论:依据自我控制和自我适应理论,初中生三种人格类型的划分得到重复验证,人格类型有显著的年级和性别特点。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压力性生活事件对青少年烟酒使用的影响:基本心理需要和应对方式的链式中介作用
    夏扉 叶宝娟
    2014, 37(6): 1386-1391. 
    摘要 ( )   PDF(5656KB) ( )  
    采用压力性生活事件量表、基本心理需要量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和烟酒使用问卷对867名青少年进行调查,考察了基本心理需要和积极应对方式、消极应对方式在压力性生活事件与烟酒使用关系中的链式中介效应。结果表明:(1)基本心理需要是压力性生活事件与青少年烟酒使用之间的中介变量;(2)积极应对方式、消极应对方式是基本心理需要与青少年烟酒使用之间的中介变量。因此,基本心理需要和积极应对方式、消极应对方式在压力性生活事件与青少年烟酒使用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研究结论对青少年烟酒使用的预防和干预具有重要价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抽样组合中元素数量对青少年组合成绩的影响
    王墨耘 尹鹏飞
    2014, 37(6): 1392-1396. 
    摘要 ( )   PDF(4459KB) ( )  
    先前抽样组合问题研究表明达到形式运算阶段青少年的抽样组合思维成绩表现并不一致,作者分析猜想可能的原因是组合元素数量增加会降低被试的抽样组合成绩。现在实验考察高中一年级学生的抽样组合思维能力,以组合问题中的总体元素数量和样本元素数量为自变量,设置了五选三、七选三和七选四的三种抽样组合问题条件。实验结果发现,随着总体元素数量和样本元素数量的增加,被试的组合成绩明显下降。这表明,青少年的抽样组合思维能力虽已获得,但随组合元素数量增加而表现出倒退,并没达到成熟的一般性;其发展水平可能存在初级水平到高级水平的区分。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学生的人际归因倾向、网络交往动机与网络人际关系成瘾的关系研究
    孙晓军* 牛更枫 周宗奎 魏华 刘勤学
    2014, 37(6): 1397-1403. 
    摘要 ( )   PDF(6667KB) ( )  
    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网络交往已成为一种新的人际交往方式,但网络人际关系成瘾的问题也日益凸显。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的人际归因倾向、网络交往动机与网络人际关系成瘾的关系,使用问卷法对447名大学生的调查结果发现:(1)人际关系的内外归因倾向都和网络交往动机都呈显著正相关,但只有人际关系外归因倾向和网络人际关系成瘾呈显著正相关。(2)网络交往动机在人际关系外归因倾向对网络人际关系成瘾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学生社会支持对睡眠质量的影响:多重中介模型的检验
    郭素然 吴思为 冯晓伟
    2014, 37(6): 1404-1408. 
    摘要 ( )   PDF(4081KB) ( )  
    以360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担忧问卷以及状态焦虑量表,考察了担忧、焦虑在社会支持和睡眠质量关系之间的多重中介作用。结果表明,复合式多重中介模型能够较好地解释焦虑和担忧在社会支持与睡眠质量之间所起的中介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硕士生压力知觉、状态-特质焦虑、完美主义与睡眠质量的关系
    张妍 李飞 王志寰 钟思嘉 史倩
    2014, 37(6): 1409-1414. 
    摘要 ( )   PDF(4622KB) ( )  
    对581名硕士生进行问卷调查,探索压力知觉、状态-特质焦虑、完美主义和睡眠质量之间的关系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压力知觉可通过状态焦虑间接影响睡眠质量,但以直接影响为主。(2)特质焦虑通过压力知觉和状态焦虑间接影响睡眠质量。(3)非适应性完美主义可直接影响睡眠质量,适应性完美主义对睡眠质量没有直接影响,两者均通过特质焦虑、压力知觉和状态焦虑形成链状中介间接影响睡眠质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生对导师负面评价的恐惧与师徒文化内隐观的关系
    鲁铱 李晔
    2014, 37(6): 1415-1420. 
    摘要 ( )   PDF(4941KB) ( )  
    本研究旨在探索“怕导师”现象的文化原因,从师徒关系内隐观分析“怕导师”的影响因素。采用问卷调查和启动实验的研究方法,结果表明:(1)“怕导师”现象是存在的,即研究生害怕来自导师的负面评价。相比女性导师,研究生更害怕男性导师;导师的职称会影响研究生的害怕程度,当导师是教授时,研究生更为害怕。(2)研究生的师徒关系内隐观与其负面评价恐惧有关,越具有“学从师教”观念的人越害怕来自导师的负面评价。(3)“学从师教”文化观的启动会影响研究生对导师负面评价的恐惧程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老年人依恋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孤独感的中介作用
    谢祥龙 段慧 谷传华
    2014, 37(6): 1421-1425. 
    摘要 ( )   PDF(4799KB) ( )  
    选取湖北省和湖南省的六个县市的310名老年人,采用感情和社交孤独问卷(ESLS)、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和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进行测量,运用偏差矫正百分位的非参数Bootstrap 方法探讨老年人的孤独感在依恋与生活满意度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依恋的回避和焦虑两个维度均与孤独感呈显著正相关,与生活满意度呈显著负相关,孤独感与生活满意度呈显著负相关;(2)孤独感在在依恋回避与生活满意度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依恋焦虑与生活满意度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儿童情绪胜任力的研究进展:概念、功能与干预措施
    王妍 董妍 朱琳
    2014, 37(6): 1426-1431. 
    摘要 ( )   PDF(5545KB) ( )  
    儿童情绪胜任力是指儿童拥有情绪知识,对自身和他人的情绪进行识别和理解,并调节和表达自身情绪的一种综合能力,它在提高儿童的认知能力、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提高社会交往能力以及减少儿童危险行为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研究者开展了以儿童情绪和行为问题改善、压力应对能力提高及情绪识别和管理能力提升为目标的干预项目。未来可进一步探究学校、老师、同伴及儿童自身的人格特点等对其情绪胜任力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可从增加个性化干预及提升干预长期效果等视角进一步完善干预措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社会﹑人格与管理
    群体身份对人际宽恕的影响
    姚琦 马华维 张涔 乐国安
    2014, 37(6): 1432-1437. 
    摘要 ( )   PDF(5556KB) ( )  
    面对不同群体身份成员给我们造成的客观损失相同的伤害,我们是更倾向于宽恕内群体成员还是外群体成员?本研究针对这一问题,采用最大差异化群体间囚徒困境范式创造来自内、外群体成员客观程度相同的侵犯行为,考察群体身份对宽恕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表明,面对客观损失等价的侵犯,被试报告更倾向于宽恕内群体成员,认知评价在群体身份对宽恕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本研究不但有利于人际和群际水平宽恕研究的整合,而且对丰富有关宽恕发生的条件和机制的研究成果有一定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社会身份重要性和社会认同对群体参照效应的影响
    徐科朋 周爱保 夏瑞雪 王大顺 李世峰 任德云
    2014, 37(6): 1438-1443. 
    摘要 ( )   PDF(5309KB) ( )  
    研究选取四个参照条件(国家、民族、性别、职业),探讨个体内部的社会身份重要性、以及个体对其不同社会身份的社会认同度对群体参照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个体内部,社会身份重要性越重要,相应的群体参照效应也越大,而社会认同的高低对群体参照效应的大小没有显著影响。这表明在个体的自我内部,不同的社会身份是按照重要性来排列,越重要身份越靠近个体自我概念的核心,而且这种重要性也影响着集体自我相关信息的认知加工。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观点采择对共情性尴尬的影响:共情反应与尴尬类型的不同作用
    孙炳海 张雯雯 苗德露 李伟健
    2014, 37(6): 1444-1449. 
    摘要 ( )   PDF(4460KB) ( )  
    对158名大学生进行实验研究,探讨观点采择在影响共情性尴尬的过程中,尴尬类型与共情反应的不同作用。结果表明:(1)共情反应在观点采择与共情性尴尬之间起中介作用,(2)这种中介作用受到尴尬类型的调节,即在自尊模型和违背他人意愿模型下,共情反应在观点采择对共情性尴尬的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在戏剧模型和非意愿暴露模型下,共情反应在观点采择对共情性尴尬的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领导—部属交换对员工家庭贬损的影响研究: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杨自伟 吴湘繁 关浩光
    2014, 37(6): 1450-1454. 
    摘要 ( )   PDF(4171KB) ( )  
    关于领导-部属交换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职场范围内,少有研究关注领导-部属交换对员工家庭生活的影响。本研究以工作家庭增益理论(Work-Family Enrichment Theory)、领导权变理论(Contingency Theory)为基础,构建了领导-部属交换、资源获取、负向情感特质和员工家庭贬损之间的关系模型。以成都市某银行的193名员工及员工配偶为样本对研究假设进行了实证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领导-部属交换对员工家庭贬损具有负向的影响;(2)领导-部属交换对员工资源获取具有正向的影响;(3)员工资源获取对员工家庭贬损具有负向影响;(4)员工资源获取在领导-部属交换和家庭贬损之间起着完全中介的作用;(5)下属的负向情感特质越强,领导-部属交换对员工资源获取的直接影响以及对员工家庭贬损的间接影响就越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伦理型领导、工具主义伦理气氛与员工不道德行为:内部人身份感知的调节作用
    王永跃 祝涛
    2014, 37(6): 1455-1460. 
    摘要 ( )   PDF(4847KB) ( )  
    通过对379名企业员工的问卷调查,探讨伦理型领导对员工不道德行为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伦理型领导与工具主义伦理气氛显著负相关;组织伦理气氛在伦理型领导与不道德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内部人身份感知调节了组织伦理气氛在伦理型领导与不道德行为关系的中介作用。内部人身份感知水平越高,组织伦理气氛的中介作用越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金钱概念对消费者独特性需求的影响研究
    赵建彬
    2014, 37(6): 1461-1466. 
    摘要 ( )   PDF(5875KB) ( )  
    本研究探讨了金钱概念对消费者独特性需求的影响。通过三个实验,实验1研究表明启动金钱概念的消费者在进行产品选择时反从众需求更强烈;实验2研究表明金钱的丰富程度会调节金钱概念对消费者创新性选择的影响,金钱富有启动组选择独特性产品的比例要显著高于金钱缺乏启动组和控制组;实验3研究表明金钱概念对消费者独特性需求的影响是通过社交距离的中介作用完成的,启动金钱概念的消费者会感知到更远的社交距离,进而产生更强烈的独特性需求。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人机互动的任务中断管理研究述评
    王水珍 马红宇* 刘腾飞 周宗奎
    2014, 37(6): 1467-1472. 
    摘要 ( )   PDF(5406KB) ( )  
    科技的发展增加了人机互动中任务中断现象的发生,任务中断管理(Task Interruption Management, TIM)成为工作取得成功日益重要的部分。任务中断管理研究主要采用中断消极影响减少和中断价值评估两种范式,基于记忆的理论、多重资源管理理论和中断管理模型为任务中断管理提供了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研究者发展出基于用户和基于环境的中断管理方法。未来研究需从关注中断的积极影响、内部中断、人的因素尤其是情感性和社会性因素入手加强任务中断管理研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道德直觉分析:内涵、形成机制与加工判断机制
    肖前国 朱毅 何华敏
    2014, 37(6): 1473-1477. 
    摘要 ( )   PDF(5302KB) ( )  
    自Haidt 提出道德判断的社会直觉模型后,道德直觉便成为道德心理研究中的重要课题。本文围绕这三方面的问题就最近10多年来道德直觉的相关理论与实证研究进行了评述,得到如下结论:(1)道德直觉作为社会直觉的一种,它既有一般社会直觉的一些共性特点,又有其特殊性。从目前道德的神经认知研究结果来看,与一般社会直觉的神经机制相比,道德直觉过程还涉及到眶额皮层、颞顶联合区以及前额叶的更多脑区。相关研究表明这些脑区涉及到情绪刺激的再评价、以及对行为动机、意图、心理理论等认知成分的联合处理。(2)对于道德直觉的起源与形成问题,尽管道德直觉表现出跨文化的普遍性,但是目前还没有充分的证据支持道德直觉的先天论;同时,本研究认为基于“进化-文化-个人”的具身隐喻过程可能是道德直觉形成的重要机制。(3)目前道德判断研究的有关理论与实证研究仍然难以回答道德直觉加工的情理之争问题,但有几点发现值得注意:一是从加工的水平差异角度来看,道德直觉可能存在不同的亚类形式,且不同类型的道德直觉可能有着不同的学习获得机制与加工机制;二是道德直觉判断不完全是情绪直接作用的结果,而与道德情境中的情绪认知以及情绪背后的道德规则(信念)之间有着重要联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统计、测量与方法
    Q矩阵包含错误的诊断测验分类准确性比较
    喻晓锋 罗照盛 高椿雷 秦春影
    2014, 37(6): 1478-1484. 
    摘要 ( )   PDF(5638KB) ( )  
    Q矩阵是认知诊断测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围绕Q矩阵构建的诊断模型对Q矩阵中包含的错误较敏感。贝叶斯网分类模型是基于网络结点之间的关系构建的模型,将朴素贝叶斯网作为诊断模型,与DINA模型进行比较。模拟实验结果表明:Q矩阵中是否包含可达矩阵和错误界定的项目数量对DINA模型影响较大,对贝叶斯网模型影响较小;项目数量对DINA和贝叶斯网模型影响都较大;样本大小对贝叶斯网模型影响较大,对DINA模型影响较小。模拟研究结果显示,当Q矩阵中不包含可达阵、包含5个以上错误项目或样本数较大时,贝叶斯网分类模型优于DINA模型;而当Q矩阵中包含可达阵和5个(以下)错误项目时,DINA模型优于贝叶斯分类模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GRM模型的BP神经网络参数估计
    熊建华 戴虹 罗芬 丁树良 汪文义
    2014, 37(6): 1485-1490. 
    摘要 ( )   PDF(4940KB) ( )  
    目前参数估计多采用统计方法,存在耗时长、要求被试样本容量大和项目数多等缺点。本文将BP神经网络和降维法相结合,对GRM的项目参数和考生能力参数进行估计。蒙特卡洛模拟结果显示:(1)不管是人多题少还是题多人少,该网络设计下的参数估计精度都较高;(2)可以应用到多个不同等级评分的参数估计中,甚至是超过15个等级的项目参数,估计精度也较高,这是其他参数估计方法所不可比拟的;(3)运行的时长和统计估计方法相比大大缩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与咨询
    工作同盟和领悟对咨询效果的影响
    胡姝婧 江光荣
    2014, 37(6): 1491-1496. 
    摘要 ( )   PDF(4060KB) ( )  
    为了解短程咨询中工作同盟和领悟对咨询效果的影响,以12个个案94次会谈为对象,考察工作同盟、领悟分别与会谈效果、治疗效果的关系,并考察二者共同作用于效果的方式。结果表明,咨访双方评定的工作同盟都可以正向预测会谈效果,但不能预测治疗效果;领悟与会谈有效性正相关,领悟正向预测治疗效果;咨询师评定的同盟的三个维度以领悟为中介影响其对会谈效果的评价。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心理疾病污名内隐测评的类别标签初探
    王晓刚 岳彩镇 岳童 黄希庭
    2014, 37(6): 1497-1501. 
    摘要 ( )   PDF(4532KB) ( )  
    采用单一类型内隐联想测验,考察以往研究中常用的概括化心理疾病词和具体心理疾病词作为心理疾病内隐污名间接测量概念词或类别标签的有效性。结果发现,相较于与积极词配对的任务,两类概念词与消极词(心理疾病态度词)配对的任务反应时更快,正确率更高。研究表明概括化概念和具体疾病与反映人们对心理疾病患者真实态度的消极词存在更紧密的自动联结,是人们头脑中表征心理疾病的概念词或类别标签,可作为内隐测量中的心理疾病概念词用于污名评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心理弹性、负性生活事件和抑郁症状的关系:钢化效应和敏化效应
    叶艳 范方 陈世键 张烨 龙可 唐凯晴 王鹤
    2014, 37(6): 1502-1508. 
    摘要 ( )   PDF(6053KB) ( )  
    该研究追踪调查汶川地震后1573名青少年,考查心理弹性、生活事件和抑郁症状的关系,以探讨幸存者的心理修复过程。结果表明:(1)心理弹性既能直接预测抑郁症状,也能通过抑郁症状间接影响生活事件;(2)生活事件既能直接预测心理弹性,也能通过抑郁症状间接预测心理弹性;(3)抑郁症状既能直接影响心理弹性,也能通过生活事件间接影响心理弹性。结论:灾后不同特征的青少年心理修复过程不同,存在"钢化效应"和"敏化效应"。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理论与史
    社会阶层的心理学研究:社会认知视角
    胡小勇 李静 芦学璋 郭永玉
    2014, 37(6): 1509-1517. 
    摘要 ( )   PDF(8696KB) ( )  
    社会阶层是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的前沿领域,是指由于经济、政治等多种原因而形成的,在社会层次结构中处于不同地位的群体,这些群体之间存在着客观的社会资源(收入、教育和职业)的差异,以及感知到由此造成的社会地位的差异。基于社会认知视角的社会阶层理论认为,处于同一阶层中的个体,由于共享的经历,形成了相对稳定的认知倾向,低阶层者是情境主义的,高阶层是唯我主义的。大量的实证研究进一步证实,环境所导致的认知倾向差异,使得高低阶层这在感知自我、他人和社会的方式存在显著的不同。而阶层的流动性对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影响以及本土化的社会阶层心理学研究是需要未来深入探索的研究方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美德是幸福的前提吗?
    喻丰 彭凯平 窦东徽 董蕊 韩婷婷
    2014, 37(6): 1518-1523. 
    摘要 ( )   PDF(6309KB) ( )  
    幸福研究方兴未艾,但当今研究着重于幸福的心理描述性层面,而通常忽视了幸福概念中的规范性或者评价性层面。在孔子和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眼中,美德是幸福的前提。心理学实证研究发现,实践美德行为,如志愿、捐助等活动能够使人获得幸福。同时,研究也发现,人们倾向于认为具有美德的人会更加幸福。虽然实证研究能够说明美德与幸福具有关系,但是在美德与幸福的因果联系确定上,以及美德对于幸福来说是否是工具性的问题上,还需要更多的研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进化论视角看自我面孔识别加工
    姚项哲惠 徐欣颖 高湘萍
    2014, 37(6): 1524-1529. 
    摘要 ( )   PDF(6239KB) ( )  
    进化心理学家推测,自我认知是一组沿着不同进化历程发展起来的认知加工能力。史前人类的早期,自我面孔识别依赖于延展我的加工。由于我们对自我认知、自我意识的神经机制还知之不多,而它们对于理解人类行为复杂性又极其重要。自我面孔作为个体最显著的自我标识,可以作为延展我、私密我、概念我加工的独特刺激,对于揭示自我认知加工的机制具有重要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