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纪念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
    中国的心理测量发展史
    张厚粲 余嘉元
    2012, 35(3): 514-521.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情感教学心理学研究
    卢家楣
    2012, 35(3): 522-529.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培养的整合研究
    张大均
    2012, 35(3): 530-536.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儿童青少年元认知的发展特点及作用的心理机制
    陈英和 韩瑽瑽
    2012, 35(3): 537-543.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础、实验与工效
    词切分对印-英双语者阅读影响的眼动研究
    白学军 郭志英 曹玉肖 顾俊娟 闫国利 臧传丽
    2012, 35(3): 544-549. 
    摘要 ( )  
    以25名印-英双语者为被试,采用EyeLink2000眼动仪,探讨词切分对印-英双语者阅读的影响。实验一要求被试阅读印地语句子,实验二要求被试阅读英语句子,词切分方式有三种:正常条件、无空格隔词加灰条件和无空格条件。结果发现:(1)对印-英双语者阅读自己的两种官方语言来说,空格因素在其阅读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删除空格会明显影响他们的阅读;(2)在无空格隔词加灰条件和无空格条件下,印-英双语者阅读英语时下降的速度显著低于阅读印地语的,这表明空格因素的作用会受语言特点的制约。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记忆的生存加工优势效应
    王瑞乐 陈宝国
    2012, 35(3): 550-556. 
    摘要 ( )  
    近年来,一些研究者使用生存加工范式来研究记忆,并发现了记忆的生存加工优势效应。本文首先介绍生存加工优势效应的含义及其研究范式,然后介绍生存优势产生的可能原因,即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记忆的机制是为了解决人类祖先的适应性问题而设计的,因此产生记忆的生存优势效应。同时,还分析了记忆生存加工优势效应产生的其他可能原因以及对生存优势效应的争论。最后提出了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决策中后悔的ERP研究
    陈满琪 方平 姜媛
    2012, 35(3): 557-562. 
    摘要 ( )  
    采用运气轮博弈范式探讨后悔的加工时程。分析决策正误的ERPs发现,200~300ms决策错误比正确诱发更为负走向的波,表现为典型的FRN(feedback-related negativity, FRN);300~400ms决策正确比错误诱发更大的P300。500~900ms决策正确比错误诱发更大的LPC(late positive component, LPC),并表现出明显的右半球优势效应。上述结果支持了FRN加工反馈刺激显著性信息和P300加工反馈刺激效价的观点,研究发现后悔与LPC可能具有密切关联。将来研究须在控制得失程度基础上,考察FRN、P300和LPC与效价、得失及得失程度和情绪体验的关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条件推理中否定前件下信念偏差发生阶段的ERP研究
    顾本柏 罗俊龙 贾磊 索涛 张庆林
    2012, 35(3): 563-568. 
    摘要 ( )  
    以日常生活中的条件推理语句为实验材料,采用大、小前提和结论依次呈现的“推断-判断”范式,利用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brain potential, ERP)技术探讨了条件推理中否定前件下信念偏差效应的脑内时程动态变化。结果发现:在行为反应上,较信念促进,信念阻碍下的正确率更低反应时更长;在脑电上,两条件(信念阻碍和信念促进)诱发的ERP波形仅在大前提加工阶段出现明显的分离。这表明该推理下的信念偏差效应可能早在对大前提的语义表征阶段就已发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任务情境中的前瞻记忆是一致的吗?
    黎琳 王丽娟 刘伟
    2012, 35(3): 569-573. 
    摘要 ( )  
    对47名大学生被试依次进行自然情境中的人为任务、自然情境中的自然任务、实验室情境中的人为任务和实验室情境中的自然任务的测试。结果发现,相同任务情境中的不同性质的前瞻记忆具有一致性,特别是在自然情境中的一致性更为明显;相同任务性质但不同任务情境下的前瞻记忆没有一致性,实验室中的前瞻记忆与自然情境中的前瞻记忆不能相互预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跨视听通道的相继错误记忆效应
    毛伟宾
    2012, 35(3): 574-580. 
    摘要 ( )  
    本研究以12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DRM范式,考察了视觉与听觉通道在编码阶段的错误记忆ERP效应,以从更深层面认识错误记忆的内在加工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编码阶段,在300-500ms及500-700ms的时间窗视觉通道均存在相继错误记忆效应(DIM),比听觉通道表现出较强的DIM效应,这不仅说明视觉通道与听觉通道在编码阶段具有不同的脑机制,而且表明DIM效应与学习项目的语义加工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任务难度与部分线索效应
    唐卫海 谢思源 刘湍丽 刘希平
    2012, 35(3): 581-587. 
    摘要 ( )  
    部分线索效应是指在学习一个词表后,呈现已学项目中的一部分作为回忆线索去回忆其他项目时,回忆效果反而不如没有线索组的效果好。研究通过三个实验探讨了不同任务难度的部分线索效应。结果表明:(1)在中文词表记忆中存在部分线索效应;(2)随着学习材料难度的提高由部分线索造成的提取成绩的削减量降低。这一研究结果支持了部分线索效应的策略破坏假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十文钱问题再探
    肖前国 张凤华 苟娜
    2012, 35(3): 588-594. 
    摘要 ( )  
    本研究设计了三个实验,探讨了被试在经典的十文钱问题以及与其异质同构的组团旅游问题中的推理情况。实验1通过调查法发现,被试在十文钱异质同构问题中表现出了与十文钱问题同样高的错误率,属于推理错觉问题。在此基础上,实验二、三就其推理错误的可能原因进行了实证探究,结果发现:(1)题目表面特征的弱化能显著提高被试的推理成绩。(2)批判性思维意识与批判性思维技巧的线索提示能显著提高被试的推理成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充分条件句语义关系知觉对条件推理的影响
    王墨耘
    2012, 35(3): 595-601. 
    摘要 ( )  
    作者通过实验考察了大学生被试对五种充分条件句语义关系知觉对其条件推理的影响。两个实验的结果表明,被试对条件句中前后件之间语义关系的知觉理解影响和调节其相应的条件推理的成绩。实验1新发现,被试对充分条件句后件对前件必要性的知觉理解存在难易差异,对许可句和定义句的后件必要性容易知觉,对偶然句、义务句和因果句的后件必要性难以知觉。实验2新发现,被试对充分条件句后件对前件必要性的知觉理解的难易差异导致被试在否定后件式推理成绩上的差异,对许可句和定义句的否定后件式推理成绩显著高于对偶然句、义务句和因果句的否定后件式推理成绩,对充分条件句否定后件式推理成绩随对后件必要性知觉增加而增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日常情境中前瞻记忆失败事件的归因
    李燕 祝春兰 刘伟 武莹莹
    2012, 35(3): 602-607. 
    摘要 ( )  
    通过调查得到个体对日常情境中前瞻记忆失败的6种归因,在此基础上,编制12个日常生活中前瞻记忆失败的情境故事,让124名大学生被试进行归因,以确定事件重要性、人际关系和过错者身份对日常情境中前瞻记忆失败归因的影响。结果表明,被试对不重要事件的前瞻记忆失败归因为“主观无意”,重要事件归因为“主观故意”;在对事件后果和过错者人品判断时具有“对己严格”和“对人宽容”的归因特点;对包含亲子关系的前瞻记忆失败者进行责任较轻的归因与后果判断,在重要事件情境中,对包含朋友关系的前瞻记忆失败者进行责任较重的归因与后果判断。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自我损耗对工作记忆的影响及其克服
    袁冬华 李晓东
    2012, 35(3): 608-613. 
    摘要 ( )  
    实验1考察了自我损耗对工作记忆的影响。40名6年级小学生被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控制组,分别完成损耗任务和非损耗任务。结果发现,与控制组相比,实验组被试的工作记忆容量明显降低。实验2考察积极情绪能否克服自我损耗对工作记忆的负面影响。40名6年级小学生参加了实验。在完成损耗任务后,采用自传式回忆的方法诱发实验组的积极情绪。结果发现,诱发被试的积极情绪体验,能够克服自我损耗对于工作记忆的消极影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个人自立、反馈对长时距估计的影响
    夏凌翔 陈姝莹
    2012, 35(3): 614-618. 
    摘要 ( )  
    为了探索人格与反馈对时间估计的影响,本研究采用非时间任务和预期式时距估计的方法对个人自立高分组与低分组共40名被试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1)虽然差异不显著,但是在两次时距估计中个人自立高分组的时距估计绝对错误量均小于低分组;(2)个人自立高分组的时距估计绝对错误量变化幅度显著小于低分组;(3)个人自立高分组在两次时距估计绝对错误量上的相关明显大于低分组;(4)有反馈组的时距估计绝对错误量显著小于无反馈组。据此可以认为:(1)由个人自立导致的时间估计的个体差异表现在时间估计的误差变异度和准确性两个方面。高个人自立者的时间估计误差的变异度更小,同时可能倾向于更准确地进行时距估计。(2)反馈有助于提高时间估计的准确性。(3)“绝对错误量变化幅度”和“时距估计绝对错误量的相关”是两个值得在今后的研究中应用的指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材料类型和颜色典型性影响颜色-物体Stroop效应
    刘海燕 陈俊 肖少北
    2012, 35(3): 619-623. 
    摘要 ( )  
    通过两个实验考查材料类型和颜色典型性对颜色-物体Stroop效应的影响。实验1,考查颜色-物体(图片)Stroop效应。结果颜色典型性差异显著,命名图片的颜色和图片的名称都产生显著的颜色-物体Stroop效应。实验2,考查颜色-物体(词语)Stroop效应。结果颜色典型性差异显著,命名词语的颜色产生颜色-物体Stroop效应,命名词语的名称未产生颜色-物体Stroop效应。结论,材料类型和颜色典型性影响颜色-物体Stroop效应。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发展与教育
    中学生的情绪智力、社会问题解决技能对其师生关系的影响
    张文娟 程玉洁 邹泓 杨颖
    2012, 35(3): 624-630. 
    摘要 ( )  
    为了考察中学生师生关系现状,并探讨中学生的情绪智力、社会问题解决技能与师生关系之间的内在联系,本研究采用《中学生情绪智力量表》、《中学生社会问题解决技能量表》和《中学生师生关系量表》对2172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中学生的师生关系的总体状况良好,且存在显著的年级和性别差异:初一、高一年级的师生关系好于初二、高二年级。在亲密性和支持性方面,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在冲突性方面,男生显著高于女生,在满意感方面,女生显著高于男生。(2)情绪智力的不同维度对中学生师生关系的预测作用各不一样。情绪感知对师生关系的亲密性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对师生关系的冲突性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情绪运用、理解和管理都能够显著预测师生关系,其中情绪运用对师生关系的亲密性、支持性和满意度的预测作用最为突出,情绪管理对师生冲突的负向预测作用最强。(3)社会问题解决技能在中学生情绪智力与师生关系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外倾个体何以有更多正性情绪体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田学英 卢家楣
    2012, 35(3): 631-635. 
    摘要 ( )  
    通过对1076名大学生进行人格特质(外倾和神经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和情绪体验的测查,本研究探讨了外倾和神经质影响情绪的可能机制。结果表明:(1)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外倾和神经质之间有紧密联系;(2) 外倾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可以有效预测个体正性情绪的变异;(3) 外倾对正性情绪的影响部分是以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为中介的。该发现对实践中提升个体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改善情绪状态并最终优化人格结构具有重要启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童年中期同伴侵害影响孤独感的中介变量分析
    范翠英 王明忠 周宗奎 孙晓军
    2012, 35(3): 636-641. 
    摘要 ( )  
    为检验同伴侵害影响儿童孤独感的中介变量,采用同伴提名、儿童自我知觉量表、儿童孤独感量表和班级戏剧问卷对武汉市某小学3-6年级445名儿童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同伴接纳和整体自尊是同伴侵害与孤独感间的两个中介变量。 在考察单一变量的中介作用时,同伴接纳在儿童的同伴侵害与其孤独感间起完全中介作用,而整体自尊在儿童的同伴侵害与其孤独感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当同时考察同伴接纳与整体自尊的中介作用时,同伴接纳与整体自尊在同伴侵害与孤独感间起完全中介作用,而且,由于同伴接纳对整体自尊的正向预测作用,同伴侵害对整体自尊的预测关系不显著。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数学问题解决中情境模型与问题模型的关系
    和美君 刘儒德
    2012, 35(3): 642-646. 
    摘要 ( )  
    情境模型与问题模型是数学问题解决研究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前者是对问题所述情境的日常化的定性表征,后者是基于图式知识对问题关键变量的数量关系表征。本文介绍了两种模型的发展历史以及目前存在的争议,并提出了未来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议价博弈决策的权利认知效应
    陈璟 皇甫桦彦 李红
    2012, 35(3): 647-653. 
    摘要 ( )  
    在议价博弈中,决策者可能存在因对自己及其他参与者拥有权利的认识程度不同,从而影响其策略选择及决策行为的现象。为验证该“权利认知效应”的存在,用实验法考察了240名不同年龄被试在两种议价博弈任务——最后通牒和纳什议价中的决策表现,结果发现:(1)6到12岁儿童和大学生中均存在权利认知效应;(2)随着年龄增长,受权利认知影响的人数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3)在议价博弈中,儿童对分配权的认识程度高于对否决权的认知。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情侣依恋与情感投入:性别的调节作用
    陆爱桃,张积家,Michael Harris Bond等
    2012, 35(3): 654-658.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儿童混合情绪的发展研究述评
    潘发达 王柳生 张庆
    2012, 35(3): 659-663. 
    摘要 ( )  
    混合情绪是指同一情境中同时存在两种不同或者矛盾的情绪状态,主要包括混合情绪理解和混合情绪体验两个方面,其发展模式表现为从单一情绪理解到多种情绪理解、从继时性混合到同时性混合的特点,但在具体的发展年龄特征上研究结果存在分歧。混合情绪的发展研究主要采用临床访谈法,其基本研究范式一致,但在材料的制作、刺激的呈现、被试的反应方式以及结果的处理等方面存在差异。未来,在研究范式上需要有所突破,内隐测量、认知神经科学方法等对揭示混合情绪发展规律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同时,应扩大研究对象的年龄范围,从发展水平和模式两个方面系统考察儿童混合情绪的发展特点及其影响与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身体清洁对低龄幼儿选择扩散效应的消除
    傅于玲 秦启文 冯缙 杨帅
    2012, 35(3): 664-668. 
    摘要 ( )  
    研究以105名4岁幼儿为被试,采用选择扩散范式的盲选-双选法考察身体清洁能否消除低龄幼儿的选择扩散效应。通过操纵自变量(洗手vs.不洗手),观察幼儿是否出现选择扩散。结果发现,不洗手组的被试出现明显的选择扩散效应,洗手组则没有。说明4岁幼儿已经表现出选择扩散效应,且能通过身体清洁得以消除。除了自我心理学和行为倾向的解释之外,研究结果说明,具身认知可能也是影响选择扩散效应的心理机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社会﹑人格与管理
    虚假供述影响因素及法律控制
    陈欢 罗大华 薛雄庭
    2012, 35(3): 669-676. 
    摘要 ( )  
    本文以虚假供述的研究方法为起点,结合案例,对自愿型、强迫—服从型和强迫—内化型三种类型的虚假供述进行介绍,从个人因素与情境因素两个方面,对虚假供述的影响因素加以分析。其中,着重阐述了虚假供述的实验室研究范式。在评析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对我国刑事诉讼的修改提出立法建议,以期在法律上控制影响因素的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组织情境中的影响策略研究述评
    陈谢平 谢倩 张进辅
    2012, 35(3): 677-682. 
    摘要 ( )  
    影响策略是指个体采取的旨在使他人态度和行为产生预期改变的行为方式。组织情境下的影响策略受动机、场控制和自我监控等因素的影响,对工作绩效、薪酬、晋升和一些积极组织行为有显著的预测作用。本文侧重介绍了影响策略的结构、测量、前因后果变量以及跨文化研究等方面内容,总结了已有研究为管理实践提供的有价值参考,并指出研究方法的有效互补、对基层职员影响策略的关注和基于中国人行为观念的本土化研究是今后探讨的主要方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自尊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毕重增 张萍 朱晓菲
    2012, 35(3): 683-686. 
    摘要 ( )  
    采用问卷法调查了1084名高一至大四的学生,探讨了自尊、主观幸福感、自我怀疑及抑郁的关系。结果发现:自尊在自我怀疑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这一中介作用的实现受到抑郁的调节,即自尊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是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幽默的社会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陈世民 方杰 孙配贞 张进辅 郑雪
    2012, 35(3): 687-693. 
    摘要 ( )  
    幽默的社会理论强调幽默在社会交往情境中娱乐基础上的交际功能,可更好地解释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幽默现象。根据幽默的社会理论,研究者从幽默发出者的幽默创作、幽默接收者的幽默理解以及各种社会交往情境的幽默应用等角度来探讨幽默。文化背景对幽默的创作和理解具有重要影响,中西方幽默存在文化差异。最后指出社会理论框架下的幽默研究的不足并提出一些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幽默平面广告的适用性研究
    杨海波
    2012, 35(3): 694-700. 
    摘要 ( )  
    为了探讨哪一类别商品的平面广告更适合于采用幽默的诉求方式,研究随机选取160大学生为被试,以16则改编平面广告为实验材料,以广告类型(幽默,非幽默)、商品类别为自变量,以广告评价、广告顺序为协变量,以商品的印象程度、喜爱程度、购买意向为因变量,进行平衡设计实验。结果表明,幽默广告具有较好广告效果,可以提高受众对大宗工具、小奖赏和小工具型商品的记忆;幽默平面广告更适用于低风险、功能性商品,不适用于高风险、享乐性商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想象重要他人对自我评价转移的影响
    胡琳丽 蔡晨
    2012, 35(3): 701-705. 
    摘要 ( )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在中国文化背景下,考察想象不同的重要他人对于个体自我评价转移的影响,并探讨自尊在其中的调节作用。考虑到大学生年龄相当,拥有相似的角色经验,故本研究选用了大二女生作为被试。研究选择了三类重要他人:父母、同性朋友、异性朋友(包括男朋友),由于每一类重要他人所对应的关系自我各不相同,所以研究编制了针对不同重要他人的自我评价特质词表,作为因变量测量的工具。 过程与方法:本研究设计了两个实验,实验中将用到录音机。实验一为单因素实验设计,在三个实验室同时展开,各个实验室的想象重要他人分别为父母、同性朋友、异性朋友。主试告知参与者,本实验将进行一项大学女生的想象力测试,首先聆听一段描写风景的散文录音,进行想象练习。然后请她们在头脑中想象一位指定的重要他人,比如想象重要他人的形象、语言、行为等特征,尽可能详细生动。想象结束,首先请被试回忆并填写刚才想象的主要内容。然后告诉被试,另一个课题组正在搜集有关“当代大学生自我形象”的资料,请她们帮忙填写《自我评价特质词表》,对自己的一些特质进行评价。最后,主试向参与者致谢并进行了解释。实验二的想象重要他人为同性朋友和男朋友,实验过程与实验一基本一致,在自我评价测量中采用了专门针对“同性朋友”和“男朋友”的量表,并在想象完成后填写自尊量表。 结果与结论:本研究所有统计检验的显著性水平在a<0.05的水平上进行。研究探讨了中国文化背景下大学女生的关系自我评价特质,发现其与西方文化背景下的关系自我评价特质显著不同。证明了想象重要他人影响个体自我评价的维度,并会产生自我评价转移的现象,没有发现自尊变量的调节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道德推脱对员工道德决策的影响:德行领导的调节作用
    杨继平 王兴超
    2012, 35(3): 706-710. 
    摘要 ( )  
    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以819名员工为研究被试,探讨了德行领导在道德推脱影响道德决策过程中的调节作用。采用层次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发现:德行领导对道德推脱与道德识别、道德判断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但德行领导不会对道德推脱与道德意图之间的关系产生调节作用,而会对道德意图产生显著的直接影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确定性、情绪对公正判断的影响
    方学梅 陈松
    2012, 35(3): 711-717. 
    摘要 ( )  
    本研究以不确定管理模型为理论来源,采用实验法探讨了公正判断中的情绪效应。实验1采用2(两种情绪状态:愉快/愤怒)×4(四种结果:比自己多/一样多/比自己少/不知道)被试间设计。实验2采用2(两种情绪状态:愉快/愤怒)×3(三种程序:有发言权/外显无发言权/无发言权信息)被试间设计。分别考察了分配公正与程序公正判断中的情绪影响。结果发现:不确定性调节了情绪与公平判断之间的关系。当用于公平判断的外部信息不明确时,情绪充当了公平判断的线索。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组织心理所有权、基于组织的自尊对积极组织行为的影响
    潘孝富 秦启文 张永红 谭小宏
    2012, 35(3): 718-724. 
    摘要 ( )  
    采用自编的组织心理所有权、基于组织的自尊和积极组织行为等有效量表调查45家生产型企业共2566名员工,以检测组织心理所有权、基于组织的自尊对积极组织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组织心理所有权、基于组织的自尊和积极组织行为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组织心理所有权、基于组织的自尊对积极组织行为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其中基于组织的自尊在组织心理所有权与积极组织行为之间起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尤其是对组织及个人声誉或成就的心理所有权感对员工积极组织行为各个因素有显著正预测作用,基于组织的自尊在投入行为、主动行为和谋取人际和谐行为上影响效应更为显著。这意味着增强员工组织心理所有权感,培育员工主人翁意识和组织归属感,重视基于组织的自尊,提升员工的组织价值感和自豪感等措施有利于提升企业组织和个体绩效。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与咨询
    自闭症儿童依恋研究述评
    林云强 张福娟
    2012, 35(3): 725-729. 
    摘要 ( )  
    摘要  研究者曾一度认为自闭症儿童无法建立起依恋关系。本文系统回顾了自闭症儿童依恋研究的最新进展,将自闭症儿童是否存在依恋行为(尤其是安全型依恋行为)、依恋发展解释理论、研究方法、类型分布以及影响因素等问题进行了详细梳理,并结合研究分析,提出有关自闭症儿童依恋研究的几点启示,以供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叙事取向团体辅导对大学生自我认同的干预研究
    赵君 李焰 李祚
    2012, 35(3): 730-734. 
    摘要 ( )  
    自我认同的发展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及其今后的社会适应关系密切。本研究用叙事取向团体辅导对大学生自我认同进行干预。结果发现,叙事治疗强调的好奇、尊重、珍惜的态度,为成员创设了安全、温暖、支持的团体氛围;外化和解构使成员与问题拉开距离,探讨问题的影响力;寻找并丰厚特殊意义事件,让成员看到自身的正向力量和资源;局外见证人团队,进一步巩固成员身上的正向力量。结论:叙事取向团体辅导是促进大学生自我认同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理论与史
    反思自我评价的性质
    岳彩镇 黄希庭
    2012, 35(3): 735-739. 
    摘要 ( )  
    反思自我评价是指个体对于他人如何看待自己的知觉;它对自我概念、种族认同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反思自我评价并不完全准确,它受熟悉性,自尊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关于反思自我评价的形成,目前主要有三种理论:直接观察模型、他人反馈模型和自我理论模型。由于中西方在文化、社会和历史背景上的不同,应加强建构适合我国文化背景的反思自我评价理论;另外,也应加强对反思自我评价研究的应用探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内近十年来意识和无意识关系研究的新成就
    段海军 连灵
    2012, 35(3): 740-744. 
    摘要 ( )  
    近十年来,国内掀起了从自然科学途径进行意识和无意识对比研究的新热潮,尤其在实验范式的引进、修正、完善和模型建构方面,做出了中国学者自己的贡献。错误记忆、内隐时间及不注意视盲等新领域的触及代表了国内学者在意识研究内容上的丰富。“钢筋水泥”、“意识涌现”及“车站监视室”等模型的提出,代表了中国学者在意识研究理论方面的创新。当前国内意识研究与国外基本同步,但存在着“研究领域泛化,神经机制探讨有限,跨学科整合力度有待深化”的问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习惯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李斌 马红宇
    2012, 35(3): 745-753. 
    摘要 ( )  
    习惯是一种由某特定线索引发并指向某特定目标(包括外显目标与内隐目标)的自动化反应。它具有过去有行为的重复、环境线索的稳定与自动化的反应等特征。关于习惯的测量方式主要采取自我报告法(如自我报告过去行为频率、自我报告习惯频率、自我报告习惯索引等)和反应频率测量法。对习惯的形成的理论解释主要有环境促进、态度促进、目标促进等几种观点。未来研究应继续深入探讨习惯的本质、整合形成机制的相关理论及开发更可靠方便的测量工具。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具身的情绪:情绪研究的新范式
    李荣荣 叶浩生 麻彦坤
    2012, 35(3): 754-759. 
    摘要 ( )  
    在计算机隐喻的影响下,认知加工情绪理论成为现代情绪理论的主要支柱。计算机隐喻陷入困境后,具身认知的观点逐渐被人们接纳,具身认知在情绪研究中的应用——具身的情绪可以解除情绪研究的传统局限,摆脱情绪非心即身的两难选择,从而开启了情绪研究的新范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西方心理学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取向评述
    魏萍 霍涌泉
    2012, 35(3): 760-766. 
    摘要 ( )  
    当今国外心理学研究的各流派中涌现出了马克思主义新取向。这显示了马克思主义思想要素的影响力及其对心理学科发展的积极贡献,体现出马克思主义新的生命活力和科学创新精神。但同时,心理学的马克思主义取向研究也遇到了巨大的阻抗力量,马克思主义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当前,如何认识心理学研究中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资源,在辩证唯物主义精神的指引下推动心理学的研究,是中国心理学界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财富?责任?幸福的心理学观——首届中部心理学高峰论坛综述
    温芳芳 祁超
    2012, 35(3): 767-767. 
    摘要 ( )  
    在2011年11月18日至11月19日,首届中部心理学高峰论坛“心理学的社会使命:财富?责任?幸福”在华中师范大学举行。来自湖南、江西、河南、安徽、山西、湖北中部六省近200名专家学者在本次高峰论坛上进行学术交流和探讨。本次论坛紧紧围绕主题,就如何建设财富中部、责任中部、幸福中部以及开展心理学的科学研究,社会实践,提高人的心理素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论坛形成了基本共识,认为心理学研究的问题应主要来源于社会现实,其研究成果也应该应用和服务于社会现实。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