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基础、实验与工效
    语境影响自我偏见的神经机制
    孔超 刘林焱 刘欢欢
    2023, 46(2): 258-265. 
    摘要 ( )   PDF(1186KB) ( )  
    先前的研究表明人们在加工和自我相关的信息时会更加敏感,形成自我偏见,然而这种敏感性可能会因为语境的不同
    而不同。本研究运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考察单语语境(全局控制)和混合语境(局部控制)对自我偏见的影响。结果发现,
    单语第二语言(L2)语境下,自我- 消极比他人- 消极引发左侧额下回和左侧顶下小叶更大的激活;双语第一语言(L1)语境下,
    自我- 积极比他人- 积极引发右侧楔前叶更大的激活。这表明语境引发的语言控制影响双语者解决身份与情绪关联之间的冲
    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名发音与面孔的形状概念关联——来自行为和ERP的证据
    闫向博 李 东 杨 廙 田杨阳 李 曌 蒋重清
    2023, 46(2): 266-273. 
    摘要 ( )   PDF(825KB) ( )  
    已有行为研究揭示知觉者倾向于认为圆唇音名与圆脸、扁唇音名与尖脸身份一致的效应。为进一步探明该效应在人脑内的加工进程及发生机制,本研究在人名发音启动面孔(脸型判断任务)范式下进行了脑电实验。结果发现,被试在一致条件下的正确率显著高于不一致条件,一致条件下的反应时显著低于不一致条件;不一致条件在大脑中央-顶区诱发出更负的N400成分。结果说明,人名发音与面孔存在形状概念的关联,该结果支持了人名发音与脸型的跨模态对应是共享内涵属性所致的观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扫视导致时间知觉的扭曲及其机制探讨
    翟梦蝶 吴虹晓 王雅洁 冯文锋
    2023, 46(2): 274-281. 
    摘要 ( )   PDF(1363KB) ( )  
    扫视是一种在两个注视点之间快速移动的眼部运动,它有助于大脑迅速加工重要的信息并忽略无关信息。然而由于大量视觉信息在视网膜上快速移动,扫视会扭曲人们的时间知觉,从而出现时间压缩、时序倒置及时间膨胀。扫视导致的时间压缩和时序倒置可能源于潜伏期缩短、时间关系错误编码以及预测性重新映射;时间膨胀则可能由于对呈现在扫视目标位置的刺激知觉的提前。探究扫视对时间知觉的影响有利于更好地理解大脑加工时间信息的过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日间节律对个体认知行为的影响
    彭雨笛 谢恬 马宁
    2023, 46(2): 282-290. 
    摘要 ( )   PDF(764KB) ( )  
    本研究在实验室条件下,综合主观感受及客观行为表现考察我国大学生群体在一天内的节律变化。总体上,大学生的日间节律呈现出“上午(9:00-11:00)最佳,午后(13:00-15:00)下降,晚间(19:00-21:00)回升”的变化规律,但主客观指标反映的日间节律与不同神经行为功能的节律表现存在差异:客观警觉性注意在日间表现基本稳定,而主观困倦感午后波动明显,个体在15时的主观困倦感升至日间最高水平,而客观行为表现均已好转;17时,个体的主观感受、客观警觉性和工作记忆表现较好而抑制控制表现变差;19时,个体主观感受、工作记忆表现不佳而抑制控制表现好转。此外,上午至午后(9:00-13:00),个体在不同认知负荷下的工作记忆表现也存在节律差异。本研究为合理规划日常活动、优化工作安排、提升生产安全等提供数据支持,也为进一步探究我国个体的日间节律和心理行为之间的关系提供初步证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趋近重塑总是有效的吗?基于“过犹不及”效应的探析
    李姗姗 王海宁
    2023, 46(2): 291-298. 
    摘要 ( )   PDF(926KB) ( )  
    趋近重塑总是积极的吗?以往研究主要关注趋近重塑的积极影响,本文基于自我效能理论,探讨趋近重塑对任务绩效的“过犹不及”效应,以及任务互依性在其中发挥的调节作用。对316份匹配问卷调查数据的分析结果发现:趋近重塑与任务绩效呈倒U型关系;自我效能感与任务绩效呈倒U型关系,自我效能感在趋近重塑与任务绩效间起中介作用;此外,任务互依性削弱了趋近重塑与任务绩效的倒U型关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耳听为“实”,眼见为“虚”:推断任务对共情准确性视听通道效应的影响
    孙炳海 岳腾宇 李伟健 邵雨婷
    2023, 46(2): 299-306. 
    摘要 ( )   PDF(1454KB) ( )  
    研究呈现不同感觉通道的材料,测量女性推断同性的想法和感受的准确性,探讨视、听觉通道对共情准确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推断想法还是感受,听觉单通道对共情准确性的贡献都优于视觉单通道。视听双通道和听觉单通道对共情准确性的贡献依赖于推断任务:推断想法时,听觉单通道和视听双通道的准确性相当;推断感受时,听觉单通道比视听双通道更准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青少年和成人情绪冲突控制的年龄差异:一项行为和ERP研究
    杨 濛 张 林 邓欣媚 曾淑玲
    2023, 46(2): 307-319. 
    摘要 ( )   PDF(1190KB) ( )  
    青春期被喻为“狂风骤雨期”,青少年可能比年幼的儿童和年长的成年人有更大的情绪抑制和控制的需求。情绪抑制控制能力与冒险行为、异常的心理和行为发展有关。本研究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方法探讨青少年与成人之间的情绪冲突控制的差异。31名早期青少年(男生19名;M年龄=12.66岁)和33名成年人(男生16名;M年龄=20.15岁)完成了面孔-词Stroop任务。在该任务中,情绪词叠加在情绪面孔上构成一致和不一致条件,被试被要求判断面孔的效价(面孔任务)或词语的效价(词语任务)。分析两组被试在行为表现和与情绪信息加工相关的ERP成分上的年龄差异。结果表明:(1)青少年在面孔判断任务中存在Stroop效应(一致性条件下的反应时间比不一致条件下的反应时间短),而对于成年人而言,在面孔和词语判断任务中均发现了Stroop效应;(2)在青少年中,不一致条件诱发的N450波幅显著大于一致条件;(3)N450成分的Stroop效应仅在词语判断任务中出现,而SP成分的Stroop效应仅在面孔判断任务中出现。研究结果提供了神经证据表明,与成人相比,青少年处理情绪冲突的能力较差,这可能与其情绪控制相关的前额叶皮质不成熟有关。并且,情绪冲突控制是由冲突监测和冲突解决两个加工过程构成的,前者认知和神经资源的积累会对后者产生影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核心厌恶与道德厌恶唤醒与适应的特异性:来自主观情绪体验和自主神经活动的证据
    王 芹 王雨琪 刘欣宇 许慧芳 罗文妤
    2023, 46(2): 320-328. 
    摘要 ( )   PDF(1050KB) ( )  
    摘要:不同诱发物引发的厌恶情绪是否具有同质性目前存在争论。研究选择核心厌恶和道德厌恶图片为实验材料,以女大学生为被试,考察情绪诱发和适应阶段的主观情绪体验和自主神经活动变化。结果表明,(1)核心厌恶情绪下个体心率变异性显著升高,在情绪主观体验和生理唤醒上出现适应性反应;(2)道德厌恶下个体心率显著上升,没有出现情绪适应性反应。研究结果支持了核心厌恶和道德厌恶情绪的特异性观点。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发展与教育
    价值取向的代际效应及其与青少年心理和学校适应的关系
    李丹 朱宁宁 夏艳雨 杨盼盼 丁雪辰 刘俊升 陈欣银 张明浩
    2023, 46(2): 329-338. 
    摘要 ( )   PDF(1622KB) ( )  
    采用问卷法和教师评价法对上海、河南、山东、甘肃四地7、9年级共1730名青少年及他们的父母进行调查,旨在考察价值取向的代际效应及其与青少年心理与学校适应的关系。结果发现:(1)父母集体价值取向均能够正向预测青少年的集体责任;父亲集体价值取向和母亲个体价值取向均能正向预测青少年的同伴友情;父亲个体价值取向和母亲集体价值取向均能正向预测青少年的超越进取;仅母亲个体取向正向预测青少年的时尚潮流。(2)父母集体取向均能通过青少年集体责任对其心理适应产生积极影响;父母个体取向和母亲集体取向能通过青少年超越进取对其心理和学校适应产生积极影响;(3)母亲个体取向通过青少年同伴友情对其心理适应产生积极影响,对学校适应产生消极作用;母亲个体取向通过青少年时尚潮流对其心理和学校适应产生消极作用。这些结果证实了亲子之间存在价值取向的代际效应,并强调了代际效应对青少年的心理和学校适应的重要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幼儿对受助者的能力评价及任务难度感知的作用
    张文洁 戴文纯 何茹 钟毅平
    2023, 46(2): 339-346. 
    摘要 ( )   PDF(1177KB) ( )  
    接受帮助可能向旁观者发出某种信号——受助者无法完成目标任务,是无能的。本研究采用行为实验法考察3~5岁幼儿对受助者的能力评价,并探究任务难度的感知能否提高幼儿对受助者的能力评价。结果表明:4岁是幼儿对受助者能力消极评价的年龄转折点,4岁后,幼儿认为受助者能力不如未受助者,即消极评价受助者能力;任务难度感知可以提高4~5岁幼儿对受助者的能力评价。本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幼儿如何评价受助者的能力以及如何减少接受帮助带给受助者能力的消极评价。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小学生学业成绩对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学习压力、自尊的中介作用及性别差异
    李文辉 姜枫
    2023, 46(2): 347-354. 
    摘要 ( )   PDF(1720KB) ( )  
    为探究小学生学习压力和自尊在学业成绩与学业自我效能感之间的中介作用及性别差异,收集小学生学习压力问卷、自尊量表、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和学业成绩的数据。结果发现:(1)小学生学业成绩能够正向预测学业自我效能感。(2)学习压力和自尊在学业成绩与学业自我效能感之间起到链式中介作用。(3)链式中介作用存在性别差异,女生群体呈现部分中介作用,存在三条中介路径:学习压力的单独中介路径、自尊的单独中介路径和学习压力与自尊的链式中介路径;男生群体呈现完全中介作用,只有两条中介路径:自尊的单独中介路径和学习压力与自尊的链式中介路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两岁儿童利用身体部位信息快速识别动词
    陈永香 朱莉琪
    2023, 46(2): 355-362. 
    摘要 ( )   PDF(1368KB) ( )  
    汉语儿童早期习得动词和身体部位具有较一致的联结关系,但儿童在动词理解中是否能利用这种信息尚不清楚。本研究选取32名两岁儿童和32名成人,要求他们在听到目标动词时,在一张目标图和一张分心图中识别目标词对应的黑白简笔画图片。结果发现,相比一致条件,当分心图与目标图动作发出的身体部位不一致时,儿童和成人都能利用这一信息快速识别动词,该语义效应发生于目标词开始播放后200~650ms(成人)和300~1800ms(儿童)时间窗口。研究结果揭示了年幼儿童如何利用语义信息来理解口语动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母亲将心比心与儿童创造力潜能:依恋的调节作用
    范苗苗 董书阳 王强 王争艳
    2023, 46(2): 363-369. 
    摘要 ( )   PDF(619KB) ( )  
    本研究考察学步儿期母亲将心比心和亲子依恋安全性与学龄前儿童创造力潜能的关系。参与者为92个家庭,儿童14个月时编码亲子依恋安全性,24个月时编码母亲将心比心,61个月时考察儿童创造力潜能。结果发现,将心比心与创造力潜能正相关;依恋安全性调节将心比心及愿望和认知状态评论与创造力潜能的相关,正相关关系仅出现在依恋安全性较低的亲子对。故本研究提出母亲将心比心对提升依恋安全性较低儿童的创造力潜能有更突出的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社会、人格与管理
    获得支持是好还是坏? ——师傅支持行为与新入职护士工作投入间的复杂动态关系
    李其容 李春萱 杨艳宇 常乃方
    2023, 46(2): 370-377. 
    摘要 ( )   PDF(1226KB) ( )  
    通过对215名护士进行为期一周、连续5次的追踪调查,采用ALT模型,探索师傅支持行为与新入职护士工作投入之间复杂的动态关系。结果发现:(1)新入职护士感知到的师傅支持行为与其工作投入在同日内显著正相关;但从跨期效果来看,新入职护士感知到的师傅支持行为无法刺激下一日的工作投入,而其较高工作投入水平能够促进师傅在下一日给予更多的支持行为。(2)从发展趋势来看,师傅给予新入职护士支持的不断增加将导致新入职护士工作投入的逐渐降低。研究结果既揭示了支持行为对受助者正反两方面的复杂影响模式,也为组织帮助新入职员工快速投入工作等提供有效启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领导政治技能会抑制员工的沉默行为吗?——领导信任和权力距离的作用
    郑晓旭 何煜倩 董浩然 周向阳 孟慧
    2023, 46(2): 378-385. 
    摘要 ( )   PDF(584KB) ( )  
    本研究探讨了领导政治技能对员工沉默行为的作用机制,以及权力距离的调节作用。通过三个时间点对68个团队255名员工进行配对问卷调查,结果表明:领导政治技能与员工沉默行为在团队水平上显著负相关,但在个体水平上不显著;在团队和个体水平,领导政治技能与员工的领导信任显著正相关,领导信任与员工的沉默行为显著负相关,并且领导信任中介了领导政治技能与员工沉默行为之间的关系;在个体水平,下属权力距离调节作用不显著。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共同内群体认同促进民族心理融合:积极解释偏向的中介作用
    梁芳美 赵玉芳 尹晨祖
    2023, 46(2): 386-393. 
    摘要 ( )   PDF(634KB) ( )  
    从解释偏向视角探讨共同内群体认同促进民族心理融合的认知加工过程。实验1和实验2设置群体情境(竞争/非竞争),分别考察即时解释偏向(包含自动解释、迭代解释)和延时解释偏向在共同内群体认同与民族心理融合关系中的作用。结果发现,在竞争和非竞争情境下,共同内群体认同可以促进民族心理融合,其促进作用发生在自动积极解释和延时积极解释阶段。研究从认知加工的视角拓展了共同内群体认同模型,并完善了解释偏向阶段模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老年人描述性和经验性决策改变的不对称性及其神经基础
    徐红州 彭学睿 刘云瑞 饶俪琳 喻婧
    2023, 46(2): 394-403. 
    摘要 ( )   PDF(1445KB) ( )  
    根据备择选项的信息是否完整,可以将决策分为描述性决策与经验性决策两个类别。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在完成两类决策任务时的行为改变及其神经基础尚不明确。年轻人和老年人在fMRI 扫描舱内分别完成了描述性和经验性决策任务。行为结果发现,相较于年轻人,老年人描述性决策能力保留而经验性决策能力受损,表现出决策能力改变的不对称性。神经影像学证据显示,在两种决策任务中老年人均表现出决策相关脑区的过度激活,但是这种过度激活更多是在描述性决策中起到了补偿作用,揭示了老年人决策能力改变不对称性的潜在神经基础。研究结果提示年老化对决策行为和神经活动均产生影响,相较于描述性决策老年人经验性决策能力更容易受到增龄的影响,研究结果对老年人群的决策干预提供了方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阶层刻板印象:后效及其理论解释
    陈赛 严磊 胡修银 张艳红 陈婉仪 吴博文 杨林川
    2023, 46(2): 404-410. 
    摘要 ( )   PDF(422KB) ( )  
    阶层刻板印象是以阶层为分类依据,形成的关于不同阶层的固定心理图式。阶层刻板印象在阶层互动中起着基础性,决定性的作用,决定着人们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偏差地图以“热情”“能力”作为刻板印象统一维度,强调具体阶层刻板印象内容对阶层互动的直接影响。制度正当化理论将阶层刻板印象作为现实合法性的前因变量,强调阶层刻板印象对阶层互动的间接影响。未来研究需要明确阶层刻板印象的操作定义,重视和发掘阶层刻板印象的积极作用,揭示阶层刻板印象后效的心理机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异性互动情境中程序公平对合作行为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孙倩 李晴蕾 刘永芳
    2023, 46(2): 411-418. 
    摘要 ( )   PDF(1190KB) ( )  
    为探讨异性互动情境中程序公平对合作行为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向152名被试随机呈现异性对手的程序公平及过往合作率信息,并测量被试在懦夫博弈中的合作行为及其对异性对手的合作预期。结果发现,异性对手的程序公平通过提高合作预期促进被试的合作行为,且此种结果模式仅在过往合作率较低时尤为凸显。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贫困心态对跨期决策的影响:分析思维与损益框架的作用
    张彦驰 童丹丹 陈晨 郭永玉
    2023, 46(2): 419-426. 
    摘要 ( )   PDF(781KB) ( )  
    本研究旨在探讨贫困心态对跨期决策的影响,以及分析思维的中介作用和损益框架的调节作用。行为实验(研究1)和问卷调查(研究2)的结果显示,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成立:分析思维在贫困心态和跨期决策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损益框架在贫困心态和跨期决策间起调节作用;损益框架在分析思维和跨期决策间起调节作用。本研究可以为国家的贫困治理工作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未来研究需进一步探讨贫困心态影响跨期决策的其他中介变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共情,更公平:共情特质调节可识别受害者效应引起的资源分配不公
    徐雅诗 赵海玲 刘洁 崔芳
    2023, 46(2): 427-434. 
    摘要 ( )   PDF(812KB) ( )  
    共情指个体对他人情绪的感知和体验能力。“可识别受害者效应”指相比于抽象模糊的对象,具体特定的对象更容易唤起分配者的共情,并因而获得更多利益的现象。本研究从优先权和分配量两个维度考察了该效应如何影响资源分配决策以及分配者的共情特质在其中的作用。实验中通过是否呈现资源接受者的照片和姓名操纵了对象的可识别性。被试作为分配者需要决定如何将有限的资源分配给两名对象。结果表明:与不可识别对象相比,被试认为可识别对象与自己社会距离更近,并在资源分配中优先考虑可识别对象的需求,给其分配了更多资源。此外,本研究还发现共情关切特质得分越高的人,在分配中越不容易受到可识别性的影响。本研究为如何促进资源的公平分配,维护社会稳定提供了思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积极表情符号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
    王雅琴 刘子双 蒋奖
    2023, 46(2): 435-442. 
    摘要 ( )   PDF(1442KB) ( )  
    采用实验法分别从产品包装和广告两个方面,探讨积极表情符号对个体购买意愿的积极效应及其机 制。研究 1 关注产品包装中的积极表情符号,发现积极表情符号通过提高消费者的卷入度促进购买意愿。 研究 2 则关注产品广告,发现积极表情符号的积极效应受到产品类型的调节,即相比实用型产品,享乐型 产品广告中积极表情符号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更大。本研究证实了积极表情符号在产品营销中的有效 性及内在机制,为产品营销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意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时代社会心理服务研究
    心理素质与高中新生入学转变期焦虑变化轨迹的关系——基于潜变量增长模型的分析
    林楠 赵雯雯 武丽丽 张大均 程刚
    2023, 46(2): 443-449. 
    摘要 ( )   PDF(702KB) ( )  
    本研究采用了整群抽样的方式选取了成都市某中学的326名高中新生,对其进行了历时一个学期,共四次的问卷追踪测试。采用潜变量增长模型,探究了入学转变期内,高中新生焦虑情绪的动态变化轨迹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在入学的第一个学期内(1)高中新生焦虑情绪呈线性增长;(2)虽然在入学第一周时测得的焦虑初始水平上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但男生的焦虑情绪在随后四个月内的增长速度显著快于女生;(3)此外,新生的心理素质对其焦虑情绪的初始水平及增长速度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也就是说,具有较高心理素质水平的新生,会表现出较低的焦虑情绪初始水平以及较慢的增长速度。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统计、测量与方法
    三参数Normal-Ogive模型参数估计的SAEM算法
    孟祥斌 刘佳 丁锐
    2023, 46(2): 450-460. 
    摘要 ( )   PDF(4976KB) ( )  
    Normal-Ogive模型是IRT领域的代表性模型,具有优良的拓展性和直观性,但目前其参数估计主要是基于MCMC抽样实现的。在样本规模较大的情况下,MCMC抽样需要大量的计算时间,计算效率很低。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以混合模型(Mixture Model)的视角,通过变量扩充,提出三参数Normal-Ogive(3PNO)模型题目参数估计的随机逼近EM(Stochastic Approximation EM, 简称SAEM)算法,并通过Monte Carlo模拟对SAEM算法的主要影响因素、计算效率、估计的返真性进行验证。模拟研究的结果表明:SAEM算法能够准确实现3PNO模型题目参数估计的计算,并且具有很高的计算效率,表现出优良的计算性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多值评分CD-CAT的选题策略研究
    高旭亮 王芳 赵鹏娟
    2023, 46(2): 461-469. 
    摘要 ( )   PDF(1248KB) ( )  
    认知诊断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Cognitive Diagnosis Computerized Adaptive Testing, CD-CAT)为心理和教育评估测验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目前,关于CD-CAT的研究主要是基于二值评分的模型展开,但是,在实际应用领域,例如教育评估或心理计量学中,存在很多多值评分数据。高效的选题方法是CD-CAT程序成功的核心要素,本研究提出了两种新的多值评分CD-CAT(Polytomous CD-CAT, PCD-CAT)的选题方法,期望后验方差(Expected Posterior Variance, EPV)和最大期望距离(Maximum Expected Distance, MED)。在广义多值评分GPDM模型下,通过模拟实验比较了EPV和MED在PCD-CAT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选题方法相比,EPV和MED具有更高的测验精度和测验效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OR法在DIF检验中的应用——以英语学业能力测验为例
    刘楚铜 金如意 何颖 张敏强 高方昕
    2023, 46(2): 470-477. 
    摘要 ( )   PDF(919KB) ( )  
    本文将比值比方法(Odds Ratios Method, OR)这一DIF检验方法应用到某英语测验的DIF检验中,介绍OR法进行DIF检验的完整流程,并将其检验结果与应用较为广泛的Wald χ^2检验和似然比检验(Likelihood Ratio Test, LRT)的检验结果进行比较,以进一步验证OR法在实证研究中的适用性。研究结果显示,OR法与LRT法结果差异较小且OR法步骤更简便,说明OR法与LRT法在DIF检验中的表现相似,又LRT法适用于实证研究中,因此OR法同样适用于实证研究的DIF检验。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题目作答时间信息的认知诊断模型
    郑天鹏 周文杰 郭磊
    2023, 46(2): 478-490. 
    摘要 ( )   PDF(3193KB) ( )  
    在认知诊断评估中利用过程性数据,如作答时间信息,能进一步提升诊断精度。通过建立被试正确作答概率与个体速度参数之间的回归模型,开发了更简洁的新模型:RRT-DINA模型。采用实证与模拟研究,与JRT-DINA模型比较,探讨了新模型的性能。PISA2012数据研究表明,RRT-DINA模型的拟合效果更好。模拟研究结果表明:(1)RRT-DINA模型可采用MCMC算法实现参数估计,估计精度较高。(2)当以RRT-DINA生成数据时,RRT-DINA的题目参数估计精度优于JRT-DINA;当以JRT-DINA生成数据时,JRT-DINA的题目参数估计精度稍微优于RRT-DINA。(3)当以RRT-DINA生成数据时,RRT-DINA的判准率优于JRT-DINA模型;当以JRT-DINA生成数据时,JRT-DINA的判准率稍微优于RRT-DINA,且差距较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与咨询
    基于情绪产生离身观和具身观的时距知觉情绪效应
    尹华站 张丽 李丹
    2023, 46(2): 491-499. 
    摘要 ( )   PDF(749KB) ( )  
    时距知觉情绪效应指个体时距知觉因情绪影响而相对扭曲的现象。这一效应基于研究者所持“情绪观”的差异而被
    从不同视角进行理论解释。情绪离身观主张情绪产生基于对情绪刺激本身维度的加工。离身观下的时距知觉情绪效应可以用
    单一唤醒机制、单一注意机制、单一工作记忆衰减机制、唤醒和注意共同受唤醒度调节机制以及唤醒、注意及工作记忆受目
    标时间长度动态调节机制等进行解释,情绪具身观主张情绪产生是身体和情绪信息共同参与的结果。具身观下时距知觉情绪
    效应可以用具身化调节内部时钟速率、内感受性强度以及神经能量高低等机制进行解释。未来研究应注意:其一,基于离身
    情绪观需要首先明确“唤醒”、“注意”在具体研究的含义,操纵并观测“唤醒”和“注意”等变量主效应及其他变量(机
    体或环境变量)的调节效应。同时,厘清时距知觉情绪效应的判定标准,并为情绪刺激时距知觉分段综合假说提供佐证;其二,
    基于具身情绪观需要首先澄清内感受性强度、神经能量在具体研究中的内涵,然后,厘清时距知觉情绪效应产生机制的因果链,
    并为情绪刺激具身化调节时距知觉假说提供佐证。其三,需要在解释时距知觉情绪效应之前首先确立应该持何种情绪观的前
    提条件,然后再探索何种因素在该效应中起主导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理论与史
    应激对模糊决策的影响:认知和神经机制
    沈承春 胡博华 何清华
    2023, 46(2): 500-508. 
    摘要 ( )   PDF(476KB) ( )  
    模糊决策是指决策者无法预先知道结果发生的概率,只能依赖主观判断而进行的决策。应激会影响模糊决策,但不同研究结果并不一致,从模糊决策的认知成分入手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应激对模糊决策的影响。本研究从学习反馈、奖赏敏感性和风险偏好三个方面梳理了现有的行为和脑机制研究文献,发现应激对模糊决策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应激导致反馈受阻、重赏轻罚、增加冒险三个方面。未来的研究应该关注应激类型和强度对模糊决策的不同影响,同时进一步拓展应激状态下模糊决策中认知与情绪的交互效应研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第二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顺利召开
    第二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会务组
    2023, 46(2): 509-511. 
    摘要 ( )   PDF(21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